白云冉冉苍梧下,晓猿夜鹤依茅舍。
此地岂蓬壶,梦游疑有无。
一生几两屐,愿作山中客。
只乏买山钱,桃源不在天。
白云冉冉苍梧下,晓猿夜鹤依茅舍。
此地岂蓬壶,梦游疑有无。
一生几两屐,愿作山中客。
只乏买山钱,桃源不在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白云悠悠飘荡在苍梧之下,清晨的猿猴和夜晚的鹤鸟栖息在简陋的茅屋旁。诗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仿佛进入了仙境般的蓬壶,梦境与现实交织,让人怀疑其真实存在。他感慨自己一生奔波,希望能过上隐居山林的生活,只是缺少购置山林的资金。诗人以“桃源不在天”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暗示理想的境界并非遥不可及,而是需要内心的追求和实际行动去实现。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世事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无奈。
兵革连年苦乱离,江东耆旧日衰微。
身兼五福如公少,眼见重孙自古稀。
未厌案头翻贝叶,方荣堂上戏斑衣。
东风忽破南柯梦,回首音容涕泪挥。
晚得田园趣,平居乐有余。
好贤闻善道,奉佛契真如。
往事歌谣在,浮生梦纪虚。
我惭居垩室,无路挽灵车。
高情爽气薄云天,洒落真如晋七贤。
笔下虫鱼元自得,胸中丘壑更依然。
风流已足追千载,寿考胡为不百年。
人物此时谁得似,只应余庆尚流传。
去岁重阳解郡章,归来又复见重阳。
此身已作林泉客,今日更持萸菊觞。
正要登高穷远目,不妨拼醉浣愁肠。
佳辰若得长无事,何必乘云至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