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漠漠朔云屯,晋室犹馀旧寝园。
父老百年南望尽,宋公无意在中原。
关河漠漠朔云屯,晋室犹馀旧寝园。
父老百年南望尽,宋公无意在中原。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边塞的辽阔与寒冷,以及历史的沧桑变迁。首句“关河漠漠朔云屯”,以“漠漠”形容关河的广阔无垠,以“朔云屯”描绘边塞的寒冷与阴沉,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接着,“晋室犹馀旧寝园”,将视线拉回历史,暗示曾经繁华的晋朝遗迹尚存,但已物是人非,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流逝感。
“父老百年南望尽”,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对比。父老们经历了百年的岁月,他们或许曾是晋朝的子民,如今却只能向南眺望,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这句诗通过父老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历史兴衰、人事更迭的感慨。
最后一句“宋公无意在中原”,则点明了主题。这里的“宋公”可能是指宋朝的某位君主,也可能泛指宋朝,表达了诗人对于宋朝未能收复中原、实现统一的遗憾和惋惜。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局势的反思,即统治者是否有意于收复失地、恢复国家统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国家兴亡的深刻洞察和感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历史深度。
虚堂眄平冈,积翠淩天半。
彷像识瑶台,熹微窥玉案。
颇疑巨灵力,刬削非一旦。
森森古树齐,奕奕朝霞烂。
地近巘易陟,池清莲不蔓。
莺啼午梦残,客至琴声断。
胜境契中襟,雅怀知弗畔。
翛然忘物我,讵肯存崖岸。
马迹遍幽燕,华颠乐村闬。
居夷非矫曲,悼猛得前算。
巇崄世所趋,真淳日彫散。
跬步视安危,片言几理乱。
苟能领斯会,未觉身为患。
嘉谋谅贻厥,岂曰誇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