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比得谁颜色。似宫中、太真第一。
渔阳鼙鼓边风急。人在沈香亭北。
买栽池馆多何益。莫虚把、千金抛掷。
若教解语倾人国。一个西施也得。
牡丹比得谁颜色。似宫中、太真第一。
渔阳鼙鼓边风急。人在沈香亭北。
买栽池馆多何益。莫虚把、千金抛掷。
若教解语倾人国。一个西施也得。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杏花天·嘲牡丹》,通过对牡丹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奢华与虚荣的讽刺。首句“牡丹比得谁颜色”直接赞美牡丹的艳丽,暗示其无人能及。接着以杨贵妃(太真)比喻牡丹在宫中的地位,暗示其被赋予了极高的赞誉和宠爱。
“渔阳鼙鼓边风急”暗指战乱,将牡丹置于动荡不安的时局下,强调其身处富贵却无法左右命运的无奈。词人接着指出,即使牡丹被广为种植,但“买栽池馆多何益”,意味着纵然再怎么奢侈,也无法改变局势或带来实质的益处。
最后两句“若教解语倾人国。一个西施也得”,进一步深化了讽刺,假设牡丹能像西施那样动人,即使拥有倾国之姿,也只是徒增纷扰,无济于事。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牡丹为载体,寓言式的表达了词人对于社会现实和权势虚妄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