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无月同诸子二首·其一》
《中秋无月同诸子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风雨来无定,泥涂日向深。

直埋今夜月,真失众人心。

云外天衢净,人间浊雾侵。

幽人久不寐,起坐夜愔愔。

(0)
注释
风雨:形容风雨不定,天气变化无常。
泥涂:指道路因雨水变得泥泞。
直埋:直接遮掩。
众人心:大众的视线或关注。
云外:远离尘世的地方,天空。
天衢:天空的道路,比喻广阔的天空。
浊雾:浑浊的雾气,象征世俗的困扰。
幽人:隐士,指孤独或避世的人。
不寐:不能入睡。
夜愔愔:形容夜晚静寂无声。
翻译
风雨的到来没有规律,道路日益泥泞难行。
今晚的月亮被深深埋藏,失去了众人关注的目光。
云层之外的天空清澈,而人间却被污浊的雾气侵袭。
隐居之人长久无法入睡,夜晚寂静中起身坐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中秋无月同诸子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人通过描绘风雨交加、道路泥泞的环境,暗示了中秋之夜没有明月的遗憾。"直埋今夜月"形象地表达了对月光被乌云遮蔽的失望,"真失众人心"则传达出人们对于赏月习俗未能如愿的失落感。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云外的洁净天空与人间的浑浊雾气,进一步强化了无月之夜的寂寥气氛。最后,诗人以"幽人久不寐,起坐夜愔愔"收尾,写出自己和朋友们因无月而难以入眠,深夜中寂静无声的情景,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团圆之美的向往。整首诗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中秋无月的独特感受。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和喻叔奇集兰亭序语四绝·其一

我自扁舟入越初,兰亭已向梦中如。

崇山峻岭至今阻,唱和诗成无处书。

(0)

万年赠乡僧贲老·其一

梦魂惊断石桥边,身带烟霞入万年。

宾主相逢意良厚,永嘉缝掖永嘉禅。

(0)

率饮亭二十绝·其十五

有酒或无客,有客或无酒。

何时此亭中,客酒两常有。

(0)

哭孟丙·其五

偶作吾儿真梦寐,暂来人世误娄罗。

虽然修短由天命,致汝无辜我罪多。

(0)

望天台赤城山感而有作

神仙境界无战争,奚用漆此巍巍城。

吾闻秦皇昔多欲,富贵已极贪长生。

蓬莱方丈欲亲到,车辙马迹无时停。

万骑南巡适吴越,天台咫尺行将登。

仙山不容肉眼见,天为设险藏神灵。

山中采药使未返,鲍鱼向已沙丘腥。

秦为防胡筑紫塞,连年不恤生灵害。

天亦防秦甚防胡,赤城高峙烟霞外。

神仙要非求可得,祖龙可笑徒劳役。

当时刘阮本无心,花笑水迎山自辟。

我向丹丘数往来,群仙杖舄未容陪。

挥毫欲续孙公赋,愧无掷地金声才。

目极苍崖千万丈,世无仙骨那能上。

直须内外两丹成,驾鹤骖鸾如指掌。

(0)

过雁山

清秋天气过山中,征雁行人路不同。

从此又劳千里翼,传书来往浙西东。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