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外三首·其一》
《塞外三首·其一》全文
唐 / 郑愔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塞外萧条望,征人此路赊。

边声乱朔马,秋色引胡笳。

遥嶂侵归日,长城带晚霞。

断蓬飞古戍,连雁聚寒沙。

海暗云无叶,山春雪作花。

丈夫期报主,万里独辞家。

(0)
注释
塞外:边远荒凉的地方。
征人:出征或在外征战的人。
赊:遥远, 长。
边声:边境地区的声响。
朔马:北方的马。
胡笳:古代的一种管乐器,音色悲凉。
归日:落日, 日暮。
长城:古代中国的防御工事。
断蓬:随风飘散的蓬草,象征漂泊不定。
古戍:古老的边防驻地。
寒沙:寒冷的沙滩。
海暗:海面阴暗。
云无叶:形容云层浓厚。
山春雪作花:春天山上的雪像花一样装饰。
丈夫: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期报主:期待报效君主。
独辞家:独自离开家乡。
翻译
在荒凉的塞外眺望,征战之人踏上漫长的道路。
边疆的嘈杂声音扰乱了北地的马群,秋色中传来胡笳的哀鸣。
远处的山嶂遮挡了回家的日光,长城披上晚霞的衣裳。
孤独的蓬草随风飘向古老的要塞,大雁聚集在寒冷的沙滩。
大海阴沉,云层密布没有叶子,山岭在春天被白雪装饰得如花般绽放。
男儿期望报效国家,即使万里迢迢也要独自离开家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的画面,充满了对远方征战将士的思念和赞美。

开篇“塞外萧条望,征人此路赊”两句,设置了整个边塞的情境。萧条的望眼中,无尽的沙漠与天空相接,征人在这漫长而孤寂的道路上行走,给人的心灵带来一种无限的忧郁和沉重。

接着,“边声乱朔马,秋色引胡笳”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氛围。边疆的声音中充满了战马的嘶鸣,秋风吹过,更引出了远方胡人的笳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充满战争气息的画面。

“遥嶂侵归日,长城带晚霞”则是对景物的描写。遥远的山峦渐渐被夕阳染红,而那蜿蜒曲折的长城,在晚霞的映照下,更显得壮丽而孤独。

“断蓬飞古戍,连雁聚寒沙”两句则是对边塞景象的细腻刻画。断蓬随风飘散,如同古老的战事遗迹,而那些飞聚在寒冷沙滩上的大雁,则似乎在诉说着远方的故事和寂寞。

“海暗云无叶,山春雪作花”则是对自然景物的抒情。海洋在暮色中变得昏暗,没有了树叶的点缀,而山间的春雪,却奇迹般地化作了花朵,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最后,“丈夫期报主,万里独辞家”则是诗人的豪迈情怀和对英雄将士的赞颂。丈夫应是那些胸怀壮志、愿意为国效力的勇士,他们跨越万里的距离,只身一人离开了家园,这种决心和牺牲令人感动。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将士们的赞美以及对远方战事的深切思念。

作者介绍

郑愔
朝代:唐   字:文靖   籍贯:河北沧县(属沧州)   生辰:?- 710

郑愔(?- 710)唐诗人。字文靖,河北沧县(属沧州)人。卒于唐睿宗景云元年。十七岁举进士。武后时,张易之兄弟荐为殿中侍御史,张易之下台后,被贬为宣州司户。唐中宗时,任中书舍人,太常少卿,与崔日用、冉祖壅等侫附武三思,人称“崔、冉、郑,辞书时政。”唐初流行《桑条歌》,其词有“桑条韦也”之句;明韦后妄图篡位,以《桑条歌》为其“受命”这证。愔迎合韦后之意,作《桑条乐词》十首进献,擢升史部侍郎。景龙三年(709)二月,升任宰相;六月,因贪赃贬为江州司马。翌年色结谯王李重福阴谋叛乱,预推重福为天子,愔自任右丞相不
猜你喜欢

与吴子华侍郎同年玉堂同直怀恩叙恳因成…兼

往年莺谷接清尘,今日鳌山作侍臣。
二纪计偕劳笔研,一朝宣入掌丝纶。
声名烜赫文章士,金紫雍容富贵身。
绛帐恩深无路报,语余相顾却酸辛。

(0)

春阴独酌寄同年虞部李郎中(在湖南)

春阴漠漠土脉润,春寒微微风意和。
闲嗤入甲奔竞态,醉唱落调渔樵歌。
诗道揣量疑可进,宦情缺刓转无多。
酒酣狂兴依然在,其奈千茎鬓雪何?

(0)

频访卢秀才(卢时在选末)

药诀棋经思致论,柳腰莲脸本忘情。
频频强入风流坐,酒肆应疑阮步兵。

(0)

翠碧鸟(以上并在醴陵作)

天长水远网罗稀,保得重重翠碧衣。
挟弹小儿多害物,劝君莫近市朝飞。

(0)

春昼(一作尽)

春融艳艳,大醉陶陶。
漏添迟日,箭减良宵。
藤垂戟户,柳拂河桥。
帘幕燕子,池塘伯劳。
肤清臂瘦,衫薄香销。
楚殿衣窄,南朝髻高。
河阳县远,清波地遥。
丝缠露泣,各自无憀。

(0)

褭娜(丁卯年作)

褭娜腰肢澹薄妆,六朝宫样窄衣裳。
著词暂见樱桃破,飞醆遥闻豆蔻香。
春恼情怀身觉瘦,酒添颜色粉生光。
此时不敢分明道,风月应知暗断肠。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