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永福寺二首·其二》
《游永福寺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陶梦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寺占吾乡好处山,半新半旧屋千间。

水中莲似尼清净,雨后云如僧退闲。

石路教人修整过,芒鞋怕我往来艰。

夜深火炬浑无用,长是天教月送还。

(0)
翻译
寺庙坐落在我的家乡美景中,一半新一半旧的房屋千间排列。
水中的莲花像尼姑般洁净,雨后的云朵像僧人般悠闲退隐。
石板路引导人们走过,但我穿着芒鞋,行走艰难。
夜晚深沉,火把并无用处,总是月亮默默地送我回家。
注释
寺:寺庙。
占:占据。
吾乡:我的家乡。
好:美好的。
处:地方。
半新半旧:新旧参半。
屋:房屋。
千间:很多间。
莲:莲花。
尼:尼姑。
清净:纯洁干净。
雨后:雨后。
云如僧:云彩如同僧人。
石路:石板路。
教:引导。
修整:修理平整。
芒鞋:草鞋。
怕:担心。
往来艰:行走困难。
火炬:火把。
浑无用:完全无用。
长是:总是。
月送还:月亮送我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永福寺的所见所感。首句"寺占吾乡好处山"表达了寺庙选址在风景优美的地方,紧邻家乡。接下来的"半新半旧屋千间"写出了寺内建筑的年代感,既有历史的痕迹,又有新的维护。

"水中莲似尼清净"运用比喻,将水中盛开的莲花比作出家人般的清净,暗示了寺庙的宁静与禅意。"雨后云如僧退闲"进一步描绘了雨后云雾缭绕的景象,如同僧人修行后的恬淡与悠闲。

"石路教人修整过"写出了寺内石路整洁,引导人们走向宁静,"芒鞋怕我往来艰"则流露出诗人穿着草鞋行走的简朴,以及对修行生活的朴素态度。

最后两句"夜深火炬浑无用,长是天教月送还",诗人感叹夜晚深处无需灯火照明,因为自然的月光足以指引归途,表达了对自然与禅意的深深敬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永福寺的环境和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理解和体验。

作者介绍

陶梦桂
朝代:宋

陶梦桂(一一八○~一二五三),字德芳,隆兴府(今江西南昌)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一二○)进士,调德安府司户参军。辟为安陆军节度推官。入荆南、四川安抚司幕。历知吉州万安、鄂州武昌县,通判辰州、岳州。官至朝请郎。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命知容州,未赴。閒居十五年,宝祐元年卒,年七十四。有《平塘陶先生诗》三卷(卷三为附录),今仅存民国宜秋馆翻刻清雍正十二年修补明崇祯元年裔孙陶文章刊本。事见本集卷三宋罗必先《故知容州朝请陶公墓志铭》及近人李之鼎跋。 陶梦桂诗,以宜秋馆翻刻本(藏浙江图书馆)为底本,底本明显错讹酌
猜你喜欢

夜雨忆庄天目

长啸灯花落,萧萧独掩门。

流萤依菌阁,鸣雨战山村。

得句谁酬我,支颐自忆君。

最怜生计拙,浪迹共浮云。

(0)

千丈岩

峭壁渺难攀,仰睇殊可咤。

仙人抚玉掌,指顾移崧华。

女娲立太清,日月走跨下。

雷雨闭烟光,冰玉响空夜。

直堪起乘风,翛然随羽化。

(0)

候潮之定海

江楼歌罢酒方醒,画舰如飞带晓星。

万浦晴晖蛟浪赤,两关秋色虎岩青。

沈浮白日漂长剑,汗漫神州憩小亭。

白发何人犹下钓,寂无车马到沧溟。

(0)

懊憹歌

白航张青帆,载侬欢子去。

风生柳树间,飘扬落何处。

(0)

雨夜

奔林风作势,彻夜雨倾盆。

钟响欲沈寺,鸡啼如隔村。

将无伤晚稼,何以聚秋屯。

墙圯生多盗,应违席掩门。

(0)

寄子

忍别思何处,临平下第辰。

两湖容面热,独树守家贫。

场屋无文字,衣冠即鬼神。

可宁念衰老,岁晏在风尘。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