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腹刳为半月形,全功天且不能成。
勿嗟圆处便生缺,犹幸晦中堪养明。
更朔还多终有望,受亏已久得无盈。
愿言鍊石补教足,使我众生眼界平。
岩腹刳为半月形,全功天且不能成。
勿嗟圆处便生缺,犹幸晦中堪养明。
更朔还多终有望,受亏已久得无盈。
愿言鍊石补教足,使我众生眼界平。
这首诗名为《月岩》,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诗中以月岩的形状和月相变化为象征,表达了深沉的人生哲理。
首句“岩腹刳为半月形”描绘了月岩独特的地貌,如同被自然雕刻成半圆形,暗示了世间万物并非完美无缺,有其天然的不完整。接下来的“全功天且不能成”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完美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即使是天地造化也无法做到十全十美。
“勿嗟圆处便生缺,犹幸晦中堪养明”这两句鼓励人们接纳并欣赏生活中的不完美,因为即使在阴暗(晦)中,也能孕育光明(明)。诗人认为,人生中的挫折和困难同样可以磨砺人,促使成长。
“更朔还多终有望,受亏已久得无盈”意味着事物总是在循环往复中有所期待,长久的亏损并不意味着永远无法达到平衡,反而可能带来新的希望。
最后两句“愿言鍊石补教足,使我众生眼界平”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正的期盼,希望人们能像炼石补天一样,弥补世间的不足,让普罗大众都能看到平等和公正。
整首诗寓言深刻,借月岩之形,传达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社会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