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舟坐无聊,遵途岸转杳。
急流赴海驰,怪石横江倒。
仰睇崟崎侧,惟见苍翠矫。
覆莽映赭壁,枝弱不胜鸟。
县崖窄可步,聚缆密如筱。
舟子勿前征,前路烟生草。
乘舟坐无聊,遵途岸转杳。
急流赴海驰,怪石横江倒。
仰睇崟崎侧,惟见苍翠矫。
覆莽映赭壁,枝弱不胜鸟。
县崖窄可步,聚缆密如筱。
舟子勿前征,前路烟生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出行时所见的壮丽山水景象,以及在陆地上行走时的感受,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
首句“乘舟坐无聊,遵途岸转杳”描绘了诗人乘坐小舟,沿水而行,途中两岸景色逐渐变得幽深,心情也随之变得空虚无聊。接着,“急流赴海驰,怪石横江倒”两句,通过急流奔腾向大海,怪石横卧于江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力量。
“仰睇崟崎侧,惟见苍翠矫”则转向对山峦的描写,诗人抬头望去,只见山峰耸立,苍翠欲滴,展现出山的挺拔与生机。“覆莽映赭壁,枝弱不胜鸟”描绘了山林中茂密的植被覆盖着赤色的岩石,树枝虽细弱却能承载飞翔的鸟儿,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县崖窄可步,聚缆密如筱”则描述了山路狭窄,缆绳密集,需要小心翼翼地行走,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充满挑战的氛围。“舟子勿前征,前路烟生草”最后两句,诗人告诫舟子不要继续前行,因为前方烟雾弥漫,草木丛生,暗示了旅途的未知与危险。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复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敬畏与探索精神。
我为怀安官,君作什邡令。
封疆苦不远,音驿稍频并。
乘閒强吟诗,寄去同赋咏。
其言类谐谑,间或有讥病。
蒙君屡酬答,往问复来聘。
长谣颇壮赡,短语亦清劲。
大率如为人,圭璋有馀莹。
得之每急读,醉魄时暂醒。
方从文字乐,忽尔报成政。
秋风飘行色,万里去意迥。
知君最留滞,文价早驰骋。
策名二十载,位未立朝廷。
一官奚足论,百态委前定。
自古有通塞,谁与造物争。
任此不系舟,所至遂游泳。
西山白云起,回首念温凊。
恭闻陛前语,归拜堂上庆。
仆驭倦游否,尘中多捷径。
策马太行道,西风动微凉。
之子去意远,南望嵩洛乡。
日驰百里足,急归拜高堂。
天伦喜会合,亲侍生辉光。
惜此暂阔别,送君乏词章。
早晚揖回驭,秋深篱菊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