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祷山川尚未还,云雷寻作远声寒。
人情便似秋登悦,天色休劳夜起看。
高槛气浓藏柳郭,小庭流拥没花坛。
须知太守重墙内,心极农夫望处欢。
去祷山川尚未还,云雷寻作远声寒。
人情便似秋登悦,天色休劳夜起看。
高槛气浓藏柳郭,小庭流拥没花坛。
须知太守重墙内,心极农夫望处欢。
诗人以深情地描绘了一场即将到来的春雨,开篇“去祷山川尚未还”即点明了时机,山川间的水声预示着雨水的来临。紧接着,“云雷寻作远声寒”,通过云和雷的声音渲染出一幅即将倾盆的大自然景象,给人以清冷之感。
“人情便似秋登悦”一句,诗人巧妙地把人的心情比喻为登高望远之时的那份愉悦,既形象又生动。随后的“天色休劳夜起看”,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场春雨的期待与关注,他甚至愿意在夜晚醒来,只为了欣赏这变幻莫测的天气。
接下来的两句,“高槛气浓藏柳郭,小庭流拥没花坛”,描绘了一幅春雨中的静谧景象。高墙之后,柳树被细雨润湿而变得更加茂密;小庭院里,流水环绕,花坛几乎要被水淹没。这两句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不仅展示了春雨的柔情,也映照出人间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须知太守重墙内,心极农夫望处欢”,诗人提醒我们应当知道,即使是身居高位的太守,在这场春雨之中也难免会感到欣慰。因为这场雨水对农夫而言,无疑是希望之源,能够滋润干涸的心田。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前后变化的描绘,以及对人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君居武康山,昔年我曾游。
崎岖松径寒,冷落竹房秋。
握手既欢笑,拂榻且相留。
一驻十旬馀,旦夕乐清幽。
因话净名事,涤砚勉操修。
蛮香爇古篆,山茶分越瓯。
看雪同拥炉,乘月共浮舟。
喻心指太虚,视世类浮沤。
明春我归去,湖上隐林丘。
杜门过五载,脾疾日少瘳。
闲宵坐月下,往事来心头。
书之将寄君,路远水悠悠。
松竹森森独掩扉,尘中谁复爱忘机。
苍苔满砌无人到,犹感幽禽夜夜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