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丛生塞里无,秋来佳实剥盘腴。
白鸦谷口栗如拟,却未曾登杜老厨。
塞外丛生塞里无,秋来佳实剥盘腴。
白鸦谷口栗如拟,却未曾登杜老厨。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山中榛子成熟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首句“塞外丛生塞里无”,以“塞”字点明地点,暗示了边疆之地的辽阔与荒凉,而“丛生”则生动地展现了榛树在这样的环境中顽强生长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接着,“秋来佳实剥盘腴”一句,通过“秋来”点明季节,强调了秋天的丰收之景。“佳实”指果实丰美,“剥盘腴”则形象地描绘出果实累累、饱满诱人的画面,让人仿佛能看到一盘盘新鲜可口的榛子。
接下来,“白鸦谷口栗如拟”一句,将视线转向了山谷,通过“白鸦”这一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榛子成熟后吸引动物前来觅食的情景。而“栗如拟”则巧妙地将榛子与栗子相比较,突出了榛子的形状和质感,同时也为下一句埋下了伏笔。
最后一句“却未曾登杜老厨”则以杜甫的典故,表达了对榛子美味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杜甫曾有诗句“白鸟满盘堆栗栗”,此处化用,既是对前文描述的总结,也是对榛子美味的肯定,更是对自然馈赠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通过对榛子成熟季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对生活朴素之乐的追求。
山川出云霓,溪谷藏虎豹。
枯树缯绫身,怪石磈礨貌。
竹枝如琅玕,烟雨昏幕罩。
梅花雪中开,的砾珠磊疱。
兰独称国香,姱丽最可乐。
荑纤草堪籍,伤覃棘能抓。
宋公学元晖,骇兽见腾䶂。
老班性嗜酒,藻思发馀酵。
丹丘泣龙髯,零落江湖棹。
颠王食败笔,得米动盈窖。
僧明本静者,一艺起众闹。
展卷见历历,聊足解喧嗃。
裁诗慕韩豪,琐细非所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