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柳开新焰,梨花发故枝。
辎軿隘城市,圭组坐曹司。
独对芝泥检,遥怜白马儿。
禁林还视草,气味两相知。
榆柳开新焰,梨花发故枝。
辎軿隘城市,圭组坐曹司。
独对芝泥检,遥怜白马儿。
禁林还视草,气味两相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翰林学士游览府第园中之景。开头“榆柳开新焰,梨花发故枝”两句生动地勾勒出初春时节的景象:榆树和柳树开始吐绿,显露出新的生机,而梨花则在老枝上绽放,充满了岁月的韵味。
“辎軿隘城市,圭组坐曹司”两句,则是对翰林学士府第园中景致的一种描写。辎軿即古代的大车,隘城市则是指车辆行走的声音似乎围绕着整个城市,而“圭组坐曹司”则形容翰林学士在园中的雅集之景,圭组指的是古代的玉器或官职象征,曹司可能是指书房或学士所处之地。这些词汇都透露出一种高贵与文雅的气息。
“独对芝泥检,遥怜白马儿”两句,则转向翰林学士独自一人在园中赏心悦目之景。在古代文化中,芝草往往象征着祥瑞和长寿,而“独对芝泥检”则是指翰林学士独自品味这份宁静与祥瑞。至于“遥怜白马儿”,可理解为翰林学士对远处的白马怀有一份深情,可能象征着他对于友人或知己的思念。
最后,“禁林还视草,气味两相知”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鸣。禁林指的是皇家园林,而“还视草”则是指翰林学士在游览中对草木之美有所感悟。“气味两相知”一句,则深化了这种感悟,表明诗人与自然之间达到了心灵的交流和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翰林学士府第园中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春日之美的独特感受,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