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嶂临秋壑,琼圭上碧峦。
地高天四面,岩抱月孤寒。
氛气消空际,圆轮正夜阑。
九霄清质外,一点万峰端。
玉宇微风转,青林白露团。
有辉澄似水,无晕小如丸。
独赋江山静,回瞻天地宽。
摄衣凭赤壁,兴极欲归难。
重嶂临秋壑,琼圭上碧峦。
地高天四面,岩抱月孤寒。
氛气消空际,圆轮正夜阑。
九霄清质外,一点万峰端。
玉宇微风转,青林白露团。
有辉澄似水,无晕小如丸。
独赋江山静,回瞻天地宽。
摄衣凭赤壁,兴极欲归难。
这首诗描绘了高山之巅,秋壑之中,一轮明月悬挂于碧峦之上的壮丽景象。诗人以“重嶂”、“琼圭”、“碧峦”等词语,勾勒出山势的雄伟与月色的皎洁。通过“地高天四面”、“岩抱月孤寒”,展现了山之高峻与月之孤独,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氛气消空际,圆轮正夜阑”,描绘了月光穿透云雾,照亮夜空的场景,强调了月的纯净与明亮。“九霄清质外,一点万峰端”,进一步突出月光的清澈与广阔,仿佛从九天之外洒落,照亮了万座山峰的顶端。
“玉宇微风转,青林白露团”,细腻地描绘了月光下的自然景观,微风吹动玉宇,露珠在青林中凝聚,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宁静。“有辉澄似水,无晕小如丸”,将月光比作清澈的水,又形容其如同小球般的小圆晕,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柔和与细腻。
“独赋江山静,回瞻天地宽”,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壮丽景色时内心的宁静与开阔,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摄衣凭赤壁,兴极欲归难”,则流露出诗人虽心生归隐之意,却因美景而难以离去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山高月小的壮美景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