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亭征马嘶,送子赴安西。
后会知何日,前途方鼓鼙。
天寒白草瘦,沙阔黄云低。
所惜同心远,能无心惨悽。
离亭征马嘶,送子赴安西。
后会知何日,前途方鼓鼙。
天寒白草瘦,沙阔黄云低。
所惜同心远,能无心惨悽。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的《送人赴安西》。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遥远边疆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离亭征马嘶”,生动地描绘了在送别的亭子里,友人乘坐的马匹发出嘶鸣声,预示着即将踏上远行的征程。接着,“送子赴安西”点明了友人的目的地——安西,一个遥远而充满未知的地方。
“后会知何日”一句,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对重逢的期待,流露出深深的不舍之情。“前途方鼓鼙”则暗示了友人将要面对的艰难险阻,以及前方战争的残酷。
“天寒白草瘦,沙阔黄云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荒凉、寒冷的氛围,象征着友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身处异域、远离家乡的深切关怀。
最后,“所惜同心远,能无心惨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友情的珍惜,以及对友人未来命运的担忧。这两句诗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送别时的离愁别绪,以及对远方友人未来的关切与祝福,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之作。
暮秋天气,似堪悲、还有一般堪悦。
憔悴黄花风露底,香韵自能招客。
手当红牙,觞飞急羽,且为酬佳节。
龙山依旧,不知谁是豪杰。
我爱隐士风流,就开三径,欲往无能得。
万事会须论一醉,非我非人非物。
座上狂歌,尊前起舞,待向醒时说。
傲霜枝在,莫教空老寒色。
家□本吾儒,六韬能晓。
从事和林十年了。
一麾才把,尤被*揄嗔早。
漠城官满,人传道。
郊次攀留,马前持抱。
□□殷勤尽癃老。
谓君到处,不见月鸟惊绕。
天公终料理,桑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