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三踏天池路,路转峰回胜自知。
树老寒暄无异色,山深向背有馀姿。
寺当托钵分斋候,僧是闻钟出定时。
大好忘言领秋兴,笋舆松影夕阳移。
十年三踏天池路,路转峰回胜自知。
树老寒暄无异色,山深向背有馀姿。
寺当托钵分斋候,僧是闻钟出定时。
大好忘言领秋兴,笋舆松影夕阳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天池山脉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感悟。
首联“十年三踏天池路,路转峰回胜自知”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多次探访天池山脉的经历,山路曲折,峰回路转,每一次的行走都让诗人对这里的美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颔联“树老寒暄无异色,山深向背有馀姿”细致描写了天池山脉的自然景观。树木苍老,四季变换,但色彩依旧;山势深邃,不同方向展现出不同的风貌,富有层次感。
颈联“寺当托钵分斋候,僧是闻钟出定时”则转向了人文景观,描述了山中寺庙的生活场景。僧人们在钟声响起时,有序地进行着日常的活动,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宁静与和谐。
尾联“大好忘言领秋兴,笋舆松影夕阳移”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面对如此美好的秋景,诗人似乎找到了言语难以表达的内心情感,只能通过行动来体验和感受。随着夕阳西下,竹轿缓缓移动,松影摇曳,时间仿佛静止,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池山脉的壮丽景色和人文风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江南欲作名园记,海上河阳看世济。
尚书綦履故遗声,右辖风流恢赐第。
考德真将独乐同,贻谋却与平泉异。
种木于今及百年,歌钟甲第长依然。
阅尽人间陵与谷,肯堂肯搆归象贤。
森稍嘉树成蹊径,突兀危峰出市廛。
白水朱楼相掩映,中池方广成天镜。
刷羽凫鹥迎向人,瀺嚼游鱼波不定。
水北楼台照碧霄,桂为栋兮兰为橑。
邀宾盈百犹虚敞,鼓吹数部仍寥寥。
水南岚翠何缥缈,雕琢云根成夭矫。
磴道周遮洞壑深,游人往往迷幽讨。
飞梁百尺亘长虹,别有林扉接水穷。
名花异药不知数,经年瑶圃留春风。
主人夙有烟霞赏,王事驰驱多鞅掌。
又衔新诏五羊城,万里家山劳梦想。
不辞为作辋川图,一似披形入玉壶。
昼绣正看荣梓里,年华况值挂桑弧。
君不见鸿乙草堂传画史,一丘一壑徒为尔。
又不见洪厓仙人拔宅居,旧时城郭曾无馀。
何如世业俪金谷,吏耶隐耶俱不俗。
五岳仙仙纵所如,卧游乡思常相续。
君生亦是我生辰,大斗年年持介福。
《乐寿图歌为潘百朋寿》【明·董其昌】江南欲作名园记,海上河阳看世济。尚书綦履故遗声,右辖风流恢赐第。考德真将独乐同,贻谋却与平泉异。种木于今及百年,歌钟甲第长依然。阅尽人间陵与谷,肯堂肯搆归象贤。森稍嘉树成蹊径,突兀危峰出市廛。白水朱楼相掩映,中池方广成天镜。刷羽凫鹥迎向人,瀺嚼游鱼波不定。水北楼台照碧霄,桂为栋兮兰为橑。邀宾盈百犹虚敞,鼓吹数部仍寥寥。水南岚翠何缥缈,雕琢云根成夭矫。磴道周遮洞壑深,游人往往迷幽讨。飞梁百尺亘长虹,别有林扉接水穷。名花异药不知数,经年瑶圃留春风。主人夙有烟霞赏,王事驰驱多鞅掌。又衔新诏五羊城,万里家山劳梦想。不辞为作辋川图,一似披形入玉壶。昼绣正看荣梓里,年华况值挂桑弧。君不见鸿乙草堂传画史,一丘一壑徒为尔。又不见洪厓仙人拔宅居,旧时城郭曾无馀。何如世业俪金谷,吏耶隐耶俱不俗。五岳仙仙纵所如,卧游乡思常相续。君生亦是我生辰,大斗年年持介福。
https://shici.929r.com/shici/NacjV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