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秋》
《早秋》全文
宋 / 李昭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大暑不可怨,秋来终有时。

露惊庭鹊睡,风动井梧枝。

逐客长夜感,美人团扇悲。

如何陶靖节,独与菊花期。

(0)
鉴赏

这首《早秋》由宋代诗人李昭玘所作,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与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期待。

首句“大暑不可怨,秋来终有时”,以夏日的炎热引出秋天的到来,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的接受与理解,同时也暗示了对即将到来的凉爽季节的期待。接下来,“露惊庭鹊睡,风动井梧枝”两句,运用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夜晚露珠轻触静谧庭院中的鸟儿,以及微风吹拂下井边梧桐树枝叶轻轻摇曳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逐客长夜感,美人团扇悲”则将情感引入个人层面,通过“逐客”(被放逐之人)在长夜中的感慨和“美人”手持团扇的悲伤,表达了对离别、孤独和时光流逝的深深忧虑。这里不仅描绘了人物的情感状态,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如何陶靖节,独与菊花期”一句,借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与菊花结缘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希望像陶渊明一样,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追求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这一句既是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己在面对生活困境时寻求内心平静的一种表达。

整体而言,《早秋》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感知,以及在面对人生挑战时寻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愿望。诗中蕴含的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使得这首作品具有了超越时间的美感和思考价值。

作者介绍

李昭玘
朝代:宋

李昭玘(?~一一二六),字成季,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任徐州教授。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自秘书省正字除校书郎。通判潞州,入为秘书丞、开封府推官。出提点永兴、京西、京东路刑狱。徽宗立,召为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出知沧州。崇宁初,入党籍,居闲十五年,自号乐静先生。钦宗靖康元年,以起居舍人召,未赴而卒。有《乐静集》三十卷传世,其中诗四卷,而今存各本均缺第二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李昭玘诗,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陆心源藏抄本。新辑集外诗,补于卷末。
猜你喜欢

送白进士金归省

才思澜翻涌若潮,青年头角见嶕峣。

一门袍笏还追李,八叶箕裘正媲萧。

发轫早收仙桂籍,过家还下采菱桥。

荣归况是江南乐,不用临岐赠柳条。

(0)

送欧阳子履董广东学政

六一风流殊未远,一门双璧价能齐。

超升同日司文柄,洗濯多年出字溪。

凤沼挥毫奎宿逼,羊城按节瘴云低。

朔南此去应渐被,声教行看到四黎。

(0)

雨中对梨花四首·其一

一年花事又阑珊,自笑閒官不得閒。

小巷梨花三日雨,一枝犹得举杯看。

(0)

村居杂咏六首·其四

野田新霁后,散步足徜徉。

戏水鱼知暖,寻花蝶抱香。

芹泥添燕垒,柳叶啭莺簧。

遥忆龙山畔,春风旧草堂。

(0)

重过西湖

二十八年湖畔柳,春风不定常垂手。

杜鹃啼断青山弦,玉兔衔残白堕酒。

堤上芳心冷雨云,祠边杀气冲牛斗。

红楼人去悄然空,燕子还寻旧巢守。

(0)

独感二首·其二

闲鸥眠起濯江湖,刷羽风前不受污。

山水方滋非故态,乾坤已古自新吾。

末流何暇假仁义,旷代难逢真士夫。

圣哲静观成一笑,笑他蛮触只区区。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