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力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力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宏大而动荡的画面,诗人以高远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在猛烈的风暴中屹立不倒。接着"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不是平庸之辈,而是胸怀壮志,因而面对更多的忧虑。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则显示出诗人对于古代圣贤教育力量的认同与追求,这种力量不仅能引导自己,而且可以探寻最深奥的知识。"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通过对比和对应的手法,描绘了诗人精神世界的突破与升华。
接下来的几句"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则是通过宇宙星辰、自然景观来烘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似乎已经达到了一种与自然合一的状态。
然而,紧接着"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却又回到了现实世界的混乱与无序,显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和人世间的困顿。"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则是诗人对这种现实的感慨,他在高处望下去,只见到的是一片混沌,无法辨识出真正的王道所在。
最后两句"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宴昆崙丘"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君虞舜的怀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感伤。"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则是通过黄鹄(仙鹤)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孤独无依、飘泊不定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将现实与理想、混沌与超脱、历史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