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记百卉,五色异甘酸。
乃有秋花实,全如鸡帻丹。
笼烟何耸耸,泫露更团团。
取譬可无意,得名殊足观。
逼真归造化,任巧即彫剜。
赤玉书留魏,丹砂句诵韩。
诚能因物比,谁谓一时难。
有客驱辞颖,临风运笔端。
尝嗟古吟缺,每惜此芳残。
揣情苦精妙,继音惭未安。
神农记百卉,五色异甘酸。
乃有秋花实,全如鸡帻丹。
笼烟何耸耸,泫露更团团。
取譬可无意,得名殊足观。
逼真归造化,任巧即彫剜。
赤玉书留魏,丹砂句诵韩。
诚能因物比,谁谓一时难。
有客驱辞颖,临风运笔端。
尝嗟古吟缺,每惜此芳残。
揣情苦精妙,继音惭未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通判太博鸡冠花十韵》,通过对鸡冠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传统艺术的敬意。首联“神农记百卉,五色异甘酸”引用神农氏尝百草的典故,说明鸡冠花色彩丰富,如同百草中的珍品。接着,“乃有秋花实,全如鸡帻丹”描绘了鸡冠花鲜艳如丹的秋季花朵,形象生动。
“笼烟何耸耸,泫露更团团”运用拟人手法,形容鸡冠花在烟雾中挺立和露珠晶莹的样子,富有动态美。诗人感叹其形神兼备,无论是自然形态还是人工雕琢,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逼真归造化,任巧即彫剜”进一步强调鸡冠花的天然之美与人工技艺的融合。
后半部分,诗人提及鸡冠花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如“赤玉书留魏,丹砂句诵韩”,意指其被诗人和文人墨客所赞美。诗人感慨如果能以鸡冠花为灵感,创作出佳作并非难事。然而,他自谦未能完全捕捉其精髓,表达情感时感到困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鸡冠花的喜爱和对其艺术价值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对古诗文传统的尊重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