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次半浦再哭五岳游人兼东两嗣君》
《舟次半浦再哭五岳游人兼东两嗣君》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薤露凄凉江上来,寿宁堂下几徘徊。

大椿倏已随朝露,带草依然染绿苔。

为幸荆花重合秀,不教菌蠹得成灾。

夜台此足怡先志,纯孝原非仅致哀。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的《舟次半浦再哭五岳游人兼东两嗣君》。诗中以哀悼之情,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感慨。

首句“薤露凄凉江上来”,以薤露(一种植物)的凋零象征生命的短暂与哀伤,江水的流动则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无常。接下来,“寿宁堂下几徘徊”一句,将情感聚焦于寿宁堂这一特定地点,通过“徘徊”一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彷徨与不舍。

“大椿倏已随朝露,带草依然染绿苔。”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逝者比作长寿的大椿树,却在短暂的生命中随朝露而逝去;而“带草”则象征着生命中的美好事物,即便在逝者离去后,仍能以绿苔的形式留存,寓意着生命的延续与不朽。

“为幸荆花重合秀,不教菌蠹得成灾。”诗人在此表达了对逝者身后之事的美好祝愿,希望逝者生前的恩泽能够继续发扬光大,避免遭受不幸或灾难。

最后,“夜台此足怡先志,纯孝原非仅致哀。”诗人认为,逝者在另一个世界里,其先愿得以实现,纯孝不仅体现在哀悼之中,更在于对逝者遗志的传承与践行。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逝者的哀思,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庾楼联

如此江山,何幸不才来领郡;

亦谈风月,每逢嘉兴即登楼。

(0)

集苏轼诗联

独栖高阁邀词客;旋筑诗坛按酒兵。

(0)

集苏轼诗联

朱唇得酒晕生脸;绿叶成阴雨洗春。

(0)

集苏轼诗联

高士例应怜曲蘖;瘦词聊复托芙蓉。

(0)

挽张百熙联

卓卓若人,作政界大老,推学界功臣,何期方辟蓁芜,手斧未停,竟速置邮骑箕尾;

嗟嗟来者,读岘山泪碑,痛泰山梁木,尚忆不遗葑菲,心香共炷,权借道院吊英魂。

(0)

挽朱际敩联

述一行,发不朽潜光,濡笔淋漓,亮少愧词铭郭泰;

守孤城,捍方张巨寇,残疆保障,略余伟烈比睢阳。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