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谹父郎中二首·其二》
《上谹父郎中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湘江又见承明客,青嶂谁刊岳麓诗。

双旆到时鸿雁少,洞庭春水照旌旗。

(0)
注释
湘江:湘江是中国南方的河流,这里指代湘江上的特定场景。
承明客:宫廷使者,指代朝廷官员或有重要使命的人。
青嶂:青翠的山峰,形容岳麓山的景色。
岳麓诗:岳麓山上的诗篇,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诗词。
双旆:两面旗帜,古代官吏出行时常用的仪仗。
鸿雁:大雁,常用来象征书信或远方的思念。
洞庭春水:春天的洞庭湖水,描绘出湖光春色的景象。
旌旗:旗帜,代指使者或军队的标志。
翻译
在湘江上再次遇见了宫廷使者
青山之中,谁人刻下了岳麓的诗句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古人怀念历史、赞美自然景观的诗句。首先,“湘江又见承明客”表达了诗人再次在湘江边遇到那些谈论古代名将承明的人,他们或许在讨论历史,怀旧过去。接下来的“青嶂谁刊岳麓诗”则是对那些记录着岳麓山之美的诗篇的赞美,似乎是在问谁能如同先贤一般,以诗歌形式记录下这座山的壮丽。

紧接着,“双旆到时鸿雁少”描绘了一幅边塞征战图景,其中“双旆”指的是军旗,而“鸿雁少”则表达了边关寥寥无几的大雁,这里可能隐含着战争带来的荒凉与孤寂。最后,“洞庭春水照旌旗”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结合起来,洞庭湖的春水在阳光下闪耀,与远处飘扬的军旗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战争边塞的情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泛月三首·其一

山古湖宽列仙地,气澄云敛好秋时。

御园漫惜启跸早,塞苑端欣泛舸宜。

(0)

密云县行宫对雨

夜雨通达曙,野桥定涨津。

传宣教驻跸,偃仰对萧晨。

未见云生缝,生憎山隐皴。

行宫难宴息,渐石廑多人。

(0)

丽瞩轩小憩·其四

云窗四面纵观宜,绣壤回青宝露滋。

半岁一来片刻去,高轩笑我是何为。

(0)

丽瞩轩小憩·其三

秋晓登临似去年,清河遥见石槽连。

驾言巡狩仍由此,已觉先期兴勃然。

(0)

泛月杂咏十二首·其六湖

空澄正印虚明体,摇漾又宜流动情。

翠舸不教轻下棹,琉璃一片可怜生。

(0)

学圃杂兴五首·其一

北村有隙地,种树还艺蔬。

清溪贯其间,不井可辘轳。

将谓无愁旱,川涸圃渐枯。

乃悟凡百为,省力非良图。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