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颦双黛听啼鸦。帘外翠烟斜。
社前风雨,已归燕子,未入人家。
鞋儿试著无人看,莫是忒宽些。
想它楼上,闷拈箫管,憔悴莺花。
自颦双黛听啼鸦。帘外翠烟斜。
社前风雨,已归燕子,未入人家。
鞋儿试著无人看,莫是忒宽些。
想它楼上,闷拈箫管,憔悴莺花。
此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独处时的心境与情感。首句“自颦双黛听啼鸦”写出了她独自沉浸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中,那份神思恍惚之情,宛如眉间轻蹙的黛色。
“帘外翠烟斜”则是环境描写,细腻地展现了室内与窗外的氛围,春日的细雨将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绿意。
“社前风雨,已归燕子,未入人家。”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传达出一种季节更迭与生命循环的感慨。燕子归巢,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这些生机勃勃的景象并未真正触及人物的内心世界。
“鞋儿试著无人看,莫是忒宽些。”这两句转向了女子对自己身边物品的细腻感受,她独自一人时试穿着衣物,无人打扰,却又觉得可能有些过于宽松。这不仅展现了她的孤独,更透露出她内心深处对于往日美好记忆的怀念。
“想它楼上,闷拈箫管,憔悴莺花。”末句中,“它”指代可能是女子思念之人或是某种象征物。楼上,这个她所深爱的人物,或许正在拨弄着乐器,但心情却不轻松。同时,窗外的花朵也随春风而舞,却又带有一丝哀愁。这一切,都是女子在春日里独自一人时,对美好与哀愁交织的情感写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往昔美好的追忆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