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释迦佛起天竺,罗汉五百又十六。
中华止绘十六僧,贯休十八老笔续。
千无万无无更无,芥子须弥一扫俱。
阿字义门总深入,画图岂止伐颛臾。
咄,伏虎降龙两尊者,此卷写一犬如狮一仙鹤,精妙丝毫无苟且。
笔墨游戏真,古今劫火燃。
捲起短轴且饮酒,西窗万里开青天。
一释迦佛起天竺,罗汉五百又十六。
中华止绘十六僧,贯休十八老笔续。
千无万无无更无,芥子须弥一扫俱。
阿字义门总深入,画图岂止伐颛臾。
咄,伏虎降龙两尊者,此卷写一犬如狮一仙鹤,精妙丝毫无苟且。
笔墨游戏真,古今劫火燃。
捲起短轴且饮酒,西窗万里开青天。
这首诗是对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高度赞美,尤其是对描绘十六罗汉画像的技艺与精神的颂扬。诗中以“一释迦佛起天竺”开篇,直接指向佛祖释迦牟尼,从而引出罗汉五百又十六的宏大场景,这不仅是数量上的展现,更是对佛教精神世界的描绘。
接着,“中华止绘十六僧”表明诗人对于中国古代画家在十六罗汉画像上的集体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贯休十八老笔续”则是在强调这些画家的技艺和精神传承,贯休是唐代画家吴道子之别称,他的绘画技巧高超,被誉为“画圣”,在这里被提及,用以赞美当时艺术家们继承了古人笔法。
诗中的“千无万无无更无,芥子须弥一扫俱”则是用佛教典故来形容画面的宏伟与细腻。芥子代表极小,而须弥山则是佛教中最高的山峰,这一比喻表明了画家在绘制时对细节的精心处理和对宏大构图的掌握。
“阿字义门总深入,画图岂止伐颛臾”部分,诗人通过提及佛教中的“阿字门”,强调了绘画不仅是形象的再现,更是深邃哲理的传达。同时,“画图岂止伐颛臾”则是在赞美画家们在技艺上的超群,能以笔墨捕捉到生命之动态。
“咄,伏虎降龙两尊者, 此卷写一犬如狮一仙鹤,精妙丝毫无苟且。”这里的“咄”字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激赏之情。接下来的“伏虎降龙两尊者”,形容画中的生动与力量,而“此卷写一犬如狮一仙鹤”则是具体描绘了画中景象,强调了每一个细节都达到了精妙绝伦的境界。
最后,“笔墨游戏真,古今劫火燃。捲起短轴且饮酒,西窗万里开青天。”诗人以“笔墨游戏真”来赞美画家们在创作过程中的自然流露和享受,这种艺术的最高境界如同古今不变的火焰,永燃不熄。末尾两句则是描绘诗人自己在欣赏画卷、饮酒之余,对着西窗远眺,感受到心灵的解放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