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宋中道都官挽辞二首·其二》
《宋中道都官挽辞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文章微婉气清遒,议论精通学赡优。

方见璠玙为国器,忽经兰菊陨霜秋。

梦中应讲阴堂奥,天上须刊白玉楼。

闻道遗编已成帙,何人列上载蓬丘。

(0)
注释
文章:指文学作品。
微婉:深沉而婉约。
气清遒:文风清新有力。
璠玙:比喻有才能的人。
国器:国家的重要人才。
兰菊:象征高洁品格。
陨霜秋:秋天的凋零,暗指遭遇不幸。
阴堂奥:深奥的道理或学问。
白玉楼:比喻珍贵的著作或成就。
遗编:遗留的著作。
蓬丘:传说中的仙山,这里代指朝廷或高位。
翻译
文章深沉而文风清新,论述透彻学问广博。
刚刚看到他如美玉般成为国家栋梁,忽然又经历秋天兰菊凋零的悲凉。
梦中他应该还在讲解深奥的道理,天宫中期待他写下珍贵的著作。
听说他的遗著已经整理成册,但又有谁能将它呈现在蓬丘之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所作的挽辞,表达了对逝者深厚的哀悼和对其才华的赞美。首句“文章微婉气清遒”赞扬了逝者的文风清新雅致,言辞有力;“议论精通学赡优”则肯定了他在学术上的广博与精深。接着,“方见璠玙为国器”将逝者比作国家的瑰宝,凸显其重要性;“忽经兰菊陨霜秋”以秋季兰花凋零象征其突然离世,悲凉之意油然而生。

“梦中应讲阴堂奥”想象逝者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传播学问,暗示其精神永存;“天上须刊白玉楼”则寓言其著作如同天宫中的白玉楼,珍贵而高洁。最后两句,“闻道遗编已成帙,何人列上载蓬丘”表达了对逝者遗著的怀念,以及对后人能将其著作传扬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缅怀学问大家的挽诗,既赞扬了逝者的才情,也寄托了对后世的期许。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古乐府白纻四时歌·其一

桃李欲开风雨多,笼弦束管奈春何。

风休雨静花满地,时节去我如惊波。

少年志愿不成就,日月星辰役昏昼。

俟河之清未有期,斗酒聊为社公寿。

(0)

题花光老为曾公卷作水边梅

梅蕊触人意,冒寒开雪花。

遥怜水风晚,片片点汀沙。

(0)

虞美人·其一

十年不作湖湘客。亭堠催行色。浅山荒草记当时。

筱竹篱边羸马、向人嘶。书生万字平戎策。

苦泪风前滴。莫辞衫袖障征尘。

自古英雄之楚、又之秦。

(0)

拟咏怀

西北有龙渊,东南有天池。

天池鸟名鹏,昔在北溟嬉。

龙能安故渊,变化不可知。

岂效彼运徒,翼如浮云垂。

荒淫启朱宫,道德处茅茨。

何为后世士,常以尼父悲。

(0)

代书寄王道粹学士

已具扁舟访使君,忽逢春雨起淮濆。

花寒蛱蝶犹相守,水冷鸳鸯不暂分。

况约他时来寄迹,何须今日去论文。

解装无复山阴兴,且对荆钗与布裙。

(0)

筹边堂

筹边无它长,幸此岁有秋。

吏无打门宣,民无失业忧。

史君来此邦,不但肉食谋。

有言天命之,为汝消穷愁。

夷蜑及生齿,各异风马牛。

一醉堂上樽,莫运机与筹。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