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德名标五,初鸣度必三。
殊方听有异,失次晓无惭。
问俗人情似,充庖尔辈堪。
气交亭育际,巫峡漏司南。
纪德名标五,初鸣度必三。
殊方听有异,失次晓无惭。
问俗人情似,充庖尔辈堪。
气交亭育际,巫峡漏司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早晨景象。开篇“纪德名标五,初鸣度必三”表达了鸡鸣报晓的场景,其中“纪德”指的是鸡,“名标五”可能是指鸡在清晨五更时分鸣叫,而“初鸣度必三”则说明鸡会连续叫三次来宣告一天的开始。这两句通过对鸡叫声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小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接下来的“殊方听有异,失次晓无惭”表现了不同地方的鸡鸣声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早晨,如果鸡叫得不按时,也不会感到羞愧。这两句通过对比不同的鸡鸣声和对时间的把握,反映出诗人对生活中细微差异的感知。
“问俗人情似”转向了探讨人们的情感,“充庖尔辈堪”则是在说人们对于家畜如鸡的感情,是满载在心头且深厚的。这里通过“俗人”一词,表达了一种普遍性和共鸣。
最后两句“气交亭育际,巫峡漏司南”描绘了早晨清新的空气和地理环境。“气交”指的是天地间的空气交流,“亭育际”则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地名或景观;“巫峡”是著名的山峡,位于长江中游,而“漏司南”则是在描述水流的方向。这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幅清新而又带有地域特色的画面。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早晨景象的细腻描绘,还透露出对于生活中平凡事物的深刻感悟和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