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九死得馀生,不意人前唤老成。
秋雨滴亲孤榻卧,古藤扶作两枝行。
心酸实被阴阳患,口苦因吟草木名。
今日向君聊乞药,空斋炉臼十分清。
曾经九死得馀生,不意人前唤老成。
秋雨滴亲孤榻卧,古藤扶作两枝行。
心酸实被阴阳患,口苦因吟草木名。
今日向君聊乞药,空斋炉臼十分清。
这首诗《乞药》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子升所作。诗中透露出诗人历经生死,饱经沧桑后的深沉与坚韧。首句“曾经九死得馀生”描绘了诗人历尽艰辛,九死一生的经历,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和对命运的顽强抗争。接下来的“不意人前唤老成”,则流露出诗人虽年事已高,却仍被世人视为老成持重之辈的感慨,既有自豪也有无奈。
“秋雨滴亲孤榻卧,古藤扶作两枝行”两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诗人孤独的生活状态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秋雨滴落在孤寂的床榻上,仿佛是岁月的滴答声;而古藤的两枝行,则象征着诗人即使在逆境中也保持着独立与坚强。这种形象的描绘,既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也凸显了他的精神风貌。
“心酸实被阴阳患,口苦因吟草木名”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生命历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思考。阴阳患指的是自然界的变化无常,以及由此带来的生命之痛;口苦则是因为吟咏草木之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深热爱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
最后,“今日向君聊乞药,空斋炉臼十分清”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良药以求健康长寿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淡泊。空斋、炉臼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简朴的生活氛围,反映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纯净的追求。
综上所述,《乞药》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自然、健康等主题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自古贤能,壮岁飞腾,老来退闲。
念一身九患,天教寂寞,百年孤愤,日就衰残。
麋鹿难驯,金镳纵好,志在长林丰草间。
唐虞世,也曾闻巢许,遁迹箕山。越人无用殷冠。
怕机事缠头不耐烦。
对诗书满架,子孙可教,琴樽一室,亲旧相欢。
况属清时,得延残喘,鱼鸟溪山任往还。
还知否,有绝交书在,细与君看。
将军报书切,高卧起螭蟠。悲欢离合常事,知己古为难。忆昔草庐人去,郁郁风云英气,千载到君还。歌吹展江底,长铗不须弹。
路漫漫,天渺渺,与翩翩。西风鸿鹄,一举横绝碧云端。自笑鹡鸰孤影,落日野烟原上,沙晚不胜寒。后夜一相意,明月满江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