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春深好,春深居士家。
荒园几畦菜,环堵数株花。
自蜡登山屐,仍驱下泽车。
时时客问字,醉帽任倾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居士家。
荒园几畦菜,环堵数株花。
自蜡登山屐,仍驱下泽车。
时时客问字,醉帽任倾斜。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田园生活的诗歌,语言朴实而富有画面感。开篇“何处春深好,春深居士家”两句直接引出了主题:在一个静谧的春天中,诗人寻找到了一处理想中的隐居之所,这里的春意浓郁,是诗人心之向往。
接着“荒园几畦菜,环堵数株花”进一步描绘了这个隐居之地的景象。这里的“荒园”并非荒凉,而是自然而然的状态,没有过多的人工雕琢。“几畦菜”和“数株花”则表现出一种简朴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已经融入了大自然之中。
第三句“我蜡登山屐,仍驱下泽车”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方式。他不愿意留在尘世的喧嚣中,而是选择登山赏心悦性,或是在平缓的坡地上驾驶着简单的交通工具“泽车”,享受宁静与自由。
最后两句“时时客问字,醉帽任倾斜”则透露了诗人对外界的态度。尽管有时会有行人前来探询,但诗人似乎并不太在意这些打扰,他甚至以一种随性的态度,“醉帽任倾斜”,享受着自己的小确幸。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生活状态的展现,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珍视。
我为山西行,叱驭过近县。
传闻蔡有邻,石刻古今冠。
风流书以来,妙绝隶之变。
银钩鸾凤舞,铁画蛟龙缠。
凭谁致墨本,故旧诧珍献。
正恐赋分薄,一夕碎雷电。
平生六一老,集古藏千卷。
惜此方殊邻,公乎未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