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览古都会,金陵冠南州。
天开钟阜倚,江转玉绳流。
异代有兴废,前贤归冢丘。
草没乌衣巷,尘埋结绮楼。
城空龙虎踞,台罢凤凰游。
默想秦淮月,曾悲玉树秋。
历览古都会,金陵冠南州。
天开钟阜倚,江转玉绳流。
异代有兴废,前贤归冢丘。
草没乌衣巷,尘埋结绮楼。
城空龙虎踞,台罢凤凰游。
默想秦淮月,曾悲玉树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追和李白金陵月下怀古》,通过描绘南京的历史变迁与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古代文人雅士的追忆。
首联“历览古都会,金陵冠南州”,开篇即点明南京作为古代都会的地位,以“金陵”二字直接点题,强调其在南方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颔联“天开钟阜倚,江转玉绳流”,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衬托金陵的壮丽。钟阜山仿佛与天空相接,长江之水则如同玉绳般蜿蜒流淌,展现了金陵的地理风貌之美。
颈联“异代有兴废,前贤归冢丘”,转入对历史的思考。无论是哪个时代,都有兴盛与衰败,历史人物最终都化为土丘,表达了时间流逝、人事更迭的无奈与感慨。
尾联“草没乌衣巷,尘埋结绮楼。城空龙虎踞,台罢凤凰游”,进一步描绘了金陵的今昔对比。昔日繁华的乌衣巷如今被野草覆盖,昔日高耸的结绮楼也沉寂于尘埃之中,整个城市似乎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只剩下龙盘虎踞的山川依旧,但曾经的凤凰台已不再有游人驻足。这不仅是对金陵历史变迁的感叹,也是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领悟。
最后一句“默想秦淮月,曾悲玉树秋”,将思绪拉回秦淮河畔,想象着那轮曾让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动容的月亮,以及那首著名的《玉树后庭花》在秋天的哀愁中回响。这一句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暗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京历史遗迹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与当前落寞的对比思考,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中兴道士以牛鸣,淡墨百果尤著声。
妙入神品仍有灵,我不识之钦其名。
曾得乌犍两横轴,又有石榴才一幅。
武昌使君旧寄诗,末言秀才乃其族。
忽有纬文来款门,自言真是当家孙。
口诵罗诗若翻水,他诗历历俱能言。
一见前画叹真迹,愿得生绡奋吾笔。
为作来禽对石榴,一扫横枝生意出。
我诗不工人已陈,有诗岂复能动人。
为君一写史君语,更求知己如罗君。
渊明有琴本无弦,白傅偏喜听人弹。
不如空中风度曲,随风往来声断续。
非宫非商从君听,不中律吕无亏成。
大如角韵来孤城,细似蚓窍苍蝇声。
华亭夜鹤圆吭清,颤动长引寒蝉鸣。
或疑凤咮叫霄汉,又恐仙佩云中行。
使其似曲无别调,安得自在声泠泠。
蛙喧尚谓胜鼓吹,牛鸣犹以黄钟称。
丝不如竹亦漫语,赖此七窍俱珑玲。
幽人院静新凉生,八风不问来纵横。
短簟六尺午睡足,彷佛神来传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