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歌子》
《南歌子》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南歌子

见说东园好,能消北客愁。虽非吾土且登楼,行尽江南南岸,此淹留。

短日明枫缬,清霜暗菊球。流年回首付东流,凭仗挽回潘鬓,莫教秋。

(0)
注释
见说:见了后才说,这里指亲身感受。
东园:江苏仪真风景园林。
原为州之监军废营。
北客:苏轼自谓。
因仪真在宋都开封之南,故自称“北客”。
吾土:自己的故乡,故地。
行尽:游遍,游完。
此淹留:我在仪真东园才真羁留,逗留。
短日:冬至后,白昼一天天地短起来。
缬:染有彩纹的丝织品。
流年:光阴。
付东流:付给东流水一去不复返了。
凭仗:借助。
挽回潘鬓:留住潘岳那样的鬓发。
潘岳:潘郎:即潘安,又名潘岳。
莫教秋:不要让它像秋景那样衰败。
翻译
东园的风景非常美,今日一见果真如此,能消除我心中的愁闷。我虽然不是本乡本土的人,但是登上楼台一看,这是我游遍江南之地从未见到过的美景。正是因为东园美丽的风景才把我留在了这里。
日照短的秋天,鲜明的枫叶如织锦。清白的秋霜降下后,深暗色的菊花卷缩成一个球团了。回顾我的青春年华已交给东去的流水了。借助潘安的能耐,延缓我双鬓发白,不要让它像秋景那样衰败。
鉴赏

这首《南歌子》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以游赏江南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慨的情感。首句“见说东园好”描绘了东园的美好,暗示诗人被其吸引,想要借此消解北地客居的愁绪。接着,“虽非吾土且登楼”表达了虽然不是故乡,但诗人仍登高远眺,享受异乡的美景。

下片“短日明枫缬,清霜暗菊毬”细致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夕阳映照下的枫叶如彩绸,而菊花在清霜中显得更加鲜艳,展现了季节的变换之美。最后两句“流年回首付东流。凭仗挽回潘鬓、莫教秋”,诗人感叹岁月如流水般逝去,希望能留住青春,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忧虑和对青春的留恋。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描绘江南秋色,抒发了诗人对时光与人生的深深感慨,体现了苏轼豪放洒脱又不乏细腻情感的文风。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过邻家戏作

老脱朝冠岸幅巾,时时乘兴过比邻。

瓶无储粟吾犹乐,步有新船子岂贫。

醅瓮香浮花露熟,药栏土润玉芝新。

相从觅笑真当勉,又过浮生一岁春。

(0)

舟中作二首·其二

晤语无人与遣愁,出门聊复弄轻舟。

山穿烟雨参差出,水赴陂塘散漫流。

隔叶雄雌鸣谷鸟,傍林子母过吴牛。

数家清绝如图画,炊黍何妨得小留。

(0)

东窗独坐书怀

秋豪外物不关心,竹坞梅村惜未深。

蓬户夜凉灯煜爚,盆山雨润木萧森。

洁斋入静三熏沐,宴坐降魔七纵擒。

但恨图书阙调护,不胜鼠啮与虫侵。

(0)

小园花盛开

厌住愁城徙醉乡,春风也肯到山房。

鸭头绿涨池平岸,猩血红深杏出墙。

淡薄相遭心已懒,修行无力梦犹狂。

更嗟著句多尘思,惭愧溪藤似截肪。

(0)

新泉绝句二首·其一

扫石荫双松,岸巾穿万竹。

尔来又一奇,岩泉寒可掬。?泉可瀹茗,就泉可洗药。

楚人曾未知,但谓缨可濯。

(0)

海上轻鸥何处寻,烟波万里信浮沉。

今朝忽向船头见,消尽平生得丧心。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