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虫声唧唧,感此秋夜长。
起坐弹鸣琴,兰釭炫馀光。
幽虫声唧唧,感此秋夜长。
起坐弹鸣琴,兰釭炫馀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静谧场景,幽居中的虫鸣声显得特别清晰,让人感受到秋夜的漫长。诗人起身弹奏古琴,其间穿插着兰花的香气和灯光的温暖。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更透露出诗人独处时的情感世界和内心的平静与自足。
诗中“幽虫声唧唧”生动地描写了夜深人静时,微小生命的鸣叫声变得异常清晰,可见诗人对周遭环境的细腻感受。“感此秋夜长”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漫长秋夜的独特感受,这种感觉往往与孤寂、思念或是内心的沉淀有关。
“起坐弹鸣琴”一句,展现了诗人在夜晚的活动,通过古琴的旋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古琴不仅是一种乐器,也常常被用作寄托情感和沟通灵魂的工具。这一行为也体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以及通过艺术来平复内心的愿望。
“兰釭炫馀光”则是诗中最富有画面感的一句,兰花的清香与灯火的柔和光线交织在一起,为夜晚增添了一抹温暖和生机。这里的“兰釭”,即指装饰精美的灯具,而“炫馀光”则形容灯光的温和与舒适,通过这样的描写,使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所处环境的宁静与安逸。
整首诗以其深远的意境、细腻的情感和精美的笔触,展现了古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平湖暮色冥濛,雷风唤起双龙舞。
吸乾彭蠡,须臾噀作,一川烟雨。
汉女霓旌,湘妃翠盖,冯夷鼍鼓。
想祝融指挥,涛奔浪捲,来赴世、间端午。
此地番君旧境,问当年、军容何许。
垂杨断岸,几回想像,水犀潮弩。
风景依然,英雄远矣,悠悠汉楚。
笑邦人、只记饭筒缠綵,汨罗怀古。
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墙萤暗,藓阶蛩切。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
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渚寒烟淡,棹移人远,飘渺行舟如叶。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