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侵晓书怀四绝句·其二》
《侵晓书怀四绝句·其二》全文
宋 / 刘学箕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幽虫声唧唧,感此秋夜长。

起坐弹鸣琴,兰釭炫馀光。

(0)
翻译
夜晚的昆虫发出细细的声音,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漫长。
我起身坐起,弹奏起古琴,明亮的兰灯还在散发余晖。
注释
幽虫:夜晚的小虫。
唧唧:虫鸣声。
感:感受。
秋夜长:秋天的长夜。
起坐:起身坐下。
弹:弹奏。
鸣琴:古琴。
兰釭:点燃的兰花灯。
炫:散发。
馀光:余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静谧场景,幽居中的虫鸣声显得特别清晰,让人感受到秋夜的漫长。诗人起身弹奏古琴,其间穿插着兰花的香气和灯光的温暖。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更透露出诗人独处时的情感世界和内心的平静与自足。

诗中“幽虫声唧唧”生动地描写了夜深人静时,微小生命的鸣叫声变得异常清晰,可见诗人对周遭环境的细腻感受。“感此秋夜长”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漫长秋夜的独特感受,这种感觉往往与孤寂、思念或是内心的沉淀有关。

“起坐弹鸣琴”一句,展现了诗人在夜晚的活动,通过古琴的旋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古琴不仅是一种乐器,也常常被用作寄托情感和沟通灵魂的工具。这一行为也体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以及通过艺术来平复内心的愿望。

“兰釭炫馀光”则是诗中最富有画面感的一句,兰花的清香与灯火的柔和光线交织在一起,为夜晚增添了一抹温暖和生机。这里的“兰釭”,即指装饰精美的灯具,而“炫馀光”则形容灯光的温和与舒适,通过这样的描写,使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所处环境的宁静与安逸。

整首诗以其深远的意境、细腻的情感和精美的笔触,展现了古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作者介绍
刘学箕

刘学箕
朝代:宋   字:习之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猜你喜欢

水龙吟.督军湖观竞渡

平湖暮色冥濛,雷风唤起双龙舞。

吸乾彭蠡,须臾噀作,一川烟雨。

汉女霓旌,湘妃翠盖,冯夷鼍鼓。

想祝融指挥,涛奔浪捲,来赴世、间端午。

此地番君旧境,问当年、军容何许。

垂杨断岸,几回想像,水犀潮弩。

风景依然,英雄远矣,悠悠汉楚。

笑邦人、只记饭筒缠綵,汨罗怀古。

(0)

南乡子.寿木状元十月廿二

十月小阳春。放榜梅花作状元。

重庆礼成三日后,生贤。第一龙飞不偶然。

劝酒自弹弦。更著斑衣寿老仙。

见说海坛沙涨也,明年。此夜休嗔我近前。

(0)

秋夜雨·其一秋夜

黄云水驿秋笳噎。吹人双鬓如雪。

愁多无奈处,谩碎把、寒花轻绝。

红云转入香心里,夜渐深、人语初歇。此际愁更别。

雁落影、西窗斜月。

(0)

登扬州郡圃小金山遥碧亭

绝岛浸中零,飞来枣叶轻。

碧天围斗野,红日下芜城。

山作脩眉翠,人添老眼明。

园林多胜地,独爱小峥嵘。

(0)

草木

草木无处所,动摇知风形。

今日万叶黄,昨日万叶青。

青既渐衰变,黄亦渐凋零。

人生恃岁月,种柏满郊坰。

(0)

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墙萤暗,藓阶蛩切。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

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渚寒烟淡,棹移人远,飘渺行舟如叶。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