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锦囊开得画图,岳神森耸耀灵躯。
青真小童捧诀箓,紫府道士携琼苏。
金鼎未成悲浊世,玉缄时捧望青都。
一辞仙姥长昏醉,方朔留言尽记无。
云锦囊开得画图,岳神森耸耀灵躯。
青真小童捧诀箓,紫府道士携琼苏。
金鼎未成悲浊世,玉缄时捧望青都。
一辞仙姥长昏醉,方朔留言尽记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奇幻的仙境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锦般的美丽景象与神秘的仙界氛围。诗人以“云锦囊开得画图”开篇,巧妙地将抽象的阅读体验具象化为一幅展开的画卷,引人入胜。接着,“岳神森耸耀灵躯”,描绘了山岳之神的威严形象,以及其光芒照耀下的仙人之躯,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壮观的场景。
“青真小童捧诀箓,紫府道士携琼苏”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仙境的神秘色彩。青真小童手持法诀,紫府道士携带琼浆,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仙界的修炼与生活。随后,“金鼎未成悲浊世,玉缄时捧望青都”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向往仙境的情感,金鼎未成就显出了对尘世的厌倦,而对青都的期盼则体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最后,“一辞仙姥长昏醉,方朔留言尽记无”两句,以仙姥的形象和方朔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仙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仙姥的长醉象征着对尘世的逃避,而方朔的典故则暗示了对历史或传说中智慧人物的追忆与敬仰。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古今兴废存亡,落花满地香风扫。
茫茫苦海,洪波千丈,无穷胶扰。
俱在天真,浪游尘境,执迷颠倒。
自玄都别后,流离宛转,谁更问,长安道。
但念功名未了。聚愁眉、苦萦怀抱。
几时会得,三田灵秀,活人芝草。
霞彩云英,竹风松月,药炉丹灶。
炼深根固蒂,长生久视,永无衰老。
仲夏苦雨乾,二麦先后熟。
南风吹陇亩,惠气散清淑。
是为农夫庆,所望实其腹。
沽酒醉比邻,语笑声满屋。
纷然收穫罢,高廪起相属。
有周成王业,后稷播百谷。
皇天贻来牟,长世自兹卜。
愿言仍岁稔,四海尽蒙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