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烦月旦课乡评,少日声名老更成。
百里恩波东浙水,两州遗爱蜀江城。
操持坚彻神明惧,精爽全归父母生。
子有笔端公不死,故交零落我伤情。
不烦月旦课乡评,少日声名老更成。
百里恩波东浙水,两州遗爱蜀江城。
操持坚彻神明惧,精爽全归父母生。
子有笔端公不死,故交零落我伤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许及之为友人周和叔所作的挽词,情感深沉,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句“不烦月旦课乡评”,意指周和叔的品德与才能无需他人评说,自有一份自然的高尚与卓越。接着“少日声名老更成”则赞扬了周和叔年轻时便已声名远播,到了晚年,其名声与成就更加显著,展现出他一生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
“百里恩波东浙水,两州遗爱蜀江城”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东浙水和蜀江城的美景象征周和叔在两地留下的美好影响,表达了对他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的赞誉。
“操持坚彻神明惧,精爽全归父母生”则是对周和叔人格品质的高度评价。前一句“操持坚彻神明惧”形容他坚守正道,行事公正,连神明都为之敬畏;后一句“精爽全归父母生”则赞美他的精神与气魄源自于其父母的遗传,强调了家族传承的重要性。
最后,“子有笔端公不死,故交零落我伤情”表达了诗人对周和叔去世的哀痛之情。诗人认为,虽然周和叔已逝,但他的精神与作品将永存世间,如同活在笔端一般。同时,他也感伤于昔日好友的离散,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逝去岁月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对周和叔高尚人格、卓越成就以及深厚友谊的颂扬与缅怀。
风漾游丝,雨晴芳草,联骑重款禅关。
碧桃才过,红绽海棠鲜。
犹有丁香似雪,斜阳外、占尽春妍。
经行遍、廊空人寂,雏鹊斗花前。
萧然僧几个,垂帘扫地,静炷炉烟。
且访钟林下,选石云边。
难得江南吟客,松风里、来听茶煎。
还相约,绿阴如幄,清簟枕书眠。
第一东风,最宜称、镂金罗扇。
应记取,香盟密誓,是花亲见。
障颊刚侵霞晕薄,上头替护云鬟暖。
更梦中、彩笔寄相思,瑶椷短。
重锦帐,情天券,雕玉佩,芳年怨。
恁冰蟾掩映,额黄山远。
小院轻兜香絮满,画栏闲弄游丝懒。
待近前、两字问鸳鸯,从头看。
夜来孤馆无眠惯,雨声更催天曙。
著户帘开,敲窗烛暗,尽把闲愁来絮。离情几许。
只枕泪衾重,自家将护。
掐遍莲更,暗中写就断肠句。
分明故乡怨绪,恁文园善病,谁遣羁旅。
可忆年时,空阶点滴,不似者番凄楚。
梦儿归去,问画尺声中,今宵凉否。
燕子檐花,记侬灯畔语。
种玉原无异。看盈盈、银河相对,文鸳交济。
十载名花又榜首,管领春风人意,更不用、红栀私誓。
生小云翘金层惯,恁樱桃、输与琼浆味。
霞峤近,绿梅殢。谁从朱鸟窗前觑。
恰相当,莺巢燕客,粉昆瑶辈。
引凤清溪桐一瓣,好配山矾吾弟。
笑还胜、紫宫兄妹。
舞罢玳筵花十八,喜珍珠、量得娇柔婿。
箫鼓里,碧衣会。
墨淋漓、太阴雷雨,壁间云气深窈。
挂来堂上神皆竦,唤起飞龙眠饱。波淼淼。
想落笔、银河玄圃供挥扫。虬拳拿爪。
记脱骨空岩,喷涎恶浪,似恨抱珠老。
为霖际,腾出鲛宫故岛。耕烟懒种瑶草。
翻盆大慰苍生愿,涧得荒田枯槁。看夭矫。
碧天外、鲸呑鼍奏齐州小。何年墨宝。
懔隐雾腥鳞,批风巨颡,浓漆点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