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隐寺寻耶溪上人》
《灵隐寺寻耶溪上人》全文
明 / 徐熥   形式: 古风

浮玉山中曾把臂,风景依稀如隔世。

常叹空门无定踪,此生何处求真谛。

秋风一棹过钱塘,闻说吾师在上方。

扶杖入山急相访,灵隐寺中松隐堂。

方鞋破衲出相见,怪我年来华发变。

相逢不作世间言,指点前山云几片。

半榻跏趺双树边,笑谈隐隐生云烟。

论交共结三生约,出世同参一指禅。

新诗别后多如此,总是禅机非绮语。

胜地何须论虎溪,高风不用推支许。

须臾残照下雷峰,送客松关第几重。

悠悠此别何时遇,愁听云堂薄暮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徐熥在灵隐寺寻访耶溪上人的经历与感受。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禅学和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浮玉山中曾把臂”,诗人回忆起与耶溪上人在浮玉山中相会的情景,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风景依稀如隔世”一句,诗人感叹时光流逝,眼前的风景虽美,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时空,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常叹空门无定踪,此生何处求真谛”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思,认为在佛教的空门中寻求真理的道路并不确定,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思考。

“秋风一棹过钱塘,闻说吾师在上方”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钱塘江,听说耶溪上人就在上方,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兴奋。接下来,“扶杖入山急相访,灵隐寺中松隐堂”则展现了诗人急切地进入山中,直奔灵隐寺寻找耶溪上人的场景。

“方鞋破衲出相见,怪我年来华发变”写出了耶溪上人与诗人的见面情景,上人穿着朴素,见到诗人时惊讶于诗人的白发,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和对彼此变化的感慨。

“相逢不作世间言,指点前山云几片”表现了两人在交谈中超越了世俗,以自然景象为话题,体现了他们对禅学的理解和追求。

“半榻跏趺双树边,笑谈隐隐生云烟”描绘了两人在寺庙中的对话场景,通过“笑谈”和“云烟”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充满禅意的氛围。

“论交共结三生约,出世同参一指禅”表达了诗人与耶溪上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共同追求出世、参悟禅理的决心。

“新诗别后多如此,总是禅机非绮语”表明了诗人认为与耶溪上人的交往如同新诗一般,充满了禅机,而非华丽的辞藻。

“胜地何须论虎溪,高风不用推支许”通过引用佛教故事,进一步强调了两人所处环境的美好和高尚的道德风尚。

“须臾残照下雷峰,送客松关第几重”描绘了日落时分,诗人与耶溪上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悠悠此别何时遇,愁听云堂薄暮钟”表达了诗人对与耶溪上人再次相遇的期盼,以及对离别的不舍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与耶溪上人相聚、分别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禅学和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和追求。

作者介绍
徐熥

徐熥
朝代:明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猜你喜欢

句·其一

短棹孤飞誇寥廓,洪涛高卧看星辰。

(0)

盖仙山六题·其三甘泉

一脉灵源来已长,色浓如醴味甘香。

石龙洞处无尘染,留与仙家作玉浆。

(0)

石桥·其一

云藏钟鼓雾埋林,龙护山花雀散金。

知道有人桥外住,青崖遮断不教寻。

(0)

郊原·其一

分苗刈麦满平田,缫茧声争涧水喧。

我亦方怀三釜乐,暂逃尘鞅过郊原。

(0)

江南湖阳

末俗颓风正可悲,当时强项是男儿。

君王不似南阳日,此事宁教女子知。

(0)

蒙云叟司户宠示佳篇若将以功名相勉者再用韵以呈·其一

来时春半忽惊秋,思虑关心欲破头。

符竹徒劳乘绝障,舆图那忍望神州。

未酬素志终难已,欲问皇天肯断休。

樽酒且须浇垒块,不须更作畔牢愁。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