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残腊同华甫宿石壁馆》
《残腊同华甫宿石壁馆》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天涯行役愧蹉跎,路入新安腊已过。

一夜乡心头欲白,溪声犹在枕边多。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欧大任在明末时期,远离家乡,行走在旅途中的感慨与孤独。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首句“天涯行役愧蹉跎”,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处境——远离家乡,奔波于旅途之中,内心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愧疚感。这里的“蹉跎”二字,既指时间的虚度,也暗含着对人生道路选择的反思与自责。

次句“路入新安腊已过”,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所经历的时间变化。新安,即今安徽黄山市,这里暗示诗人已经深入南方,而“腊已过”则意味着冬季即将结束,春天即将到来。这一句不仅交代了地理方位和季节变换,也隐含着对时间流转的敏感感知。

第三句“一夜乡心头欲白”,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的心头涌起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仿佛一夜之间,所有的思乡之情都化为了白发。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哀愁。

最后一句“溪声犹在枕边多”,以溪水的声音作为背景音,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怀念。即使是在梦中,诗人的耳边仍回响着家乡溪流的声音,这种声音成为了连接诗人与故乡的纽带,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远离家乡、行走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深深的怀念。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从军行

装刀不用金,立身不在文。

昨日破邯郸,归来论功勋。

君王更部位,官属冯将军。

(0)

刘氏二生从吾儿学赤日中分渠溉枯其意甚善遂成一绝示之

渠成不使利专秦,救旱分流惠及贫。

一饭秋来应忆汝,艰难相顾几何人。

(0)

拟复愁十二首·其二

杀气频年盛,南昌接武昌。

帝城春有路,昨夜梦钱塘。

(0)

忆第三儿留郡城

百里元非远,三春又已终。

传闻随处有,消息几时通。

蔓草酣朝露,孤花繫晚风。

昨逢归客语,前日早趋洪。

(0)

送周士能赴都

洛阳花开官酒浓,紫衣乘传春如龙。

海氛一夕泯无迹,坐致江汉之朝宗。

君行远度黄河北,北上都门瞻晓色。

故人列职省垣深,颇念江南老宾客。

况今有子翔亨衢,日边西寄思亲书。

柏台昼永閒案牍,綵服喜就京华趋。

送君此去青云立,太史列卿宜俯拾。

至尊前席问苍生,何者最为先务急。

吏深持律舞贰端,缙绅远迹廉耻间。

钧衡於此试留意,谈笑四海俱欢颜。

(0)

别易水诸公

一家远隔万重山,古道人稀独自还。

夜月屡倾燕市酒,春风不度雁门关。

晴天雨散千峰外,野屋云生半席间。

兄弟何时重会面,灯前相对话时难。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