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崇仙观知足轩》
《题崇仙观知足轩》全文
宋 / 张继先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此性本无一物,涓水亦自圆明。

借问先生足处,轩前月白风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óngxiānguānzhīxuān
sòng / zhāngxiān

xìngběnjuānshuǐyuánmíng

jièwènxiānshēngchùxuānqiányuèbáifēngqīng

注释
此性:指人的本性或本质。
无一物:没有固定不变的事物。
涓水:细小的水流。
自圆明:自然而然地清澈明亮。
借问:请问。
先生:对长者的尊称。
足处:觉得舒适的地方。
轩:有窗户的小屋或廊子。
月白:月光皎洁。
风清:清风拂过。
翻译
这种本性本来就没有固定的东西,即使是涓涓细流也自然呈现出清澈明亮。
请问先生您觉得何处最舒适?就在轩前,月光皎洁,清风徐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物外、心境澄明的境界。"此性本无一物"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纯净、本无杂念的追求与肯定。接着"涓水亦自圆明"则是以自然景象来比喻这种纯净的心灵,涓水清澈见底,形象地说明了心灵的透彻与宁静。

接下来的"借问先生足处"一句,则是在询问那个已达至高境界之人的居所,通过"轩前月白风清"来描绘那里的美好景象。轩是古代车前的横木,这里用来指代车前,也就是说诗人在询问那位先生的脚下,即他停驻的地方,是怎样一个境界。月白风清,形容夜晚的月光皎洁,微风习习,给人以清凉和宁静之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高僧或仙人的追问,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它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意趣,以及对心灵纯净状态的赞美。

作者介绍
张继先

张继先
朝代:宋   字:嘉闻   号:翛然子   籍贯:林灵素真   生辰:1092-1127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猜你喜欢

泳侍者不受育王藏主

劫空田地自由身,眼绽无心典竺坟。

探讨正音谁可拟,调高终是遏行云。

(0)

和秉彝李君五偈·其三

千钧之重一毫轻,好向聊将尉客情。

纵拟怪松为玉树,月高依旧可怜生。

(0)

云谷术士

出则无心应有声,眇然天地亦难铭。

可中别有通神处,见说年来分外灵。

(0)

三玄偈三首·其一

须用直须用,心意莫定动。

三岁师子吼,十方没狐种。

(0)

懒瓒和尚赞

枕石苔生,崖藤影绿。天书促行,芋子未熟。

(0)

偈颂二十五首·其二十一

山僧恰似抱璞者,但欠临风涕泣。

不道举世无人,只是可惜许。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