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国风.桧风.羔裘》
《国风.桧风.羔裘》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

羔裘翱翔,狐裘在堂。岂不尔思?我心忧伤。

羔裘如膏,日出有曜。岂不尔思?中心是悼。

(0)
注释
羔裘:羊羔皮袄。
逍遥:悠闲地走来走去。
朝:上朝。
不尔思:即“不思尔”。
忉忉:忧愁状。
翱翔:鸟儿回旋飞,比喻人行动悠闲自得。
在堂:站在朝堂上。
忧伤:忧愁悲伤。
膏:动词,涂上油。
曜:照耀。
悼:悲伤。
翻译
穿着羊羔皮袄去逍遥,穿着狐皮袍子去坐朝。怎不叫人为你费思虑,忧心忡忡整日把心操。
穿着羊羔皮袄去游逛,穿着狐皮袍子去朝堂。怎不叫人为你费思虑,想起国家时时心忧伤。
羊羔皮袄色泽如脂膏,太阳一照闪闪金光耀。怎不叫人为你费思虑,心事沉沉无法全忘掉。
鉴赏

这首诗蕴含着深沉的思念之情,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从字面上看,“羔裘逍遥”与“狐裘以朝”对比鲜明,既描绘了羔裘自由自在的样子,也反衬出狐裘的不自由。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岂不尔思,劳心忉忉”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劳心忉忉形容内心的烦躁与不安,这种情感在后文中反复出现,如“我心忧伤”、“中心是悼”,都表现出诗人深沉的思念之情。

“羔裘翱翔,狐裘在堂”继续对比两种不同状态的生活,“岂不尔思,我心忧伤”则再次强调了诗人的思念。最后一句“中心是悼”,用“中心”代指内心深处,用“是悼”表达一种深切的悲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复,塑造了一种深沉而持久的情感形态,这种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波动。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送周石崖给事治鲁藩狱事还朝二首·其二

时辈让才雄,高谊古人中。

陈诗伤鲁道,览俗见齐风。

登岱诸山小,探洙众水通。

归朝思献纳,应有发宸聪。

(0)

六合亭

亭宇凭虚空,结构出妙境。

攀援藉葛藟,毫末凌光景。

豁达四天通,夷犹双目骋。

云生当正襟,风起吹方领。

泉脉散千峰,湖波澄万顷。

烟霏自开敛,鱼鸟各翔泳。

即事天机深,忘言外物屏。

始知世上日,不比山中永。

(0)

上巳宴集懋社十二首·其十一

暮春三月醉山阴,莫负当时行乐心。

镜里朱颜看已失,尊中绿蚁且徐斟。

年年好景花如锦,两两黄鹂色似金。

渐老更知春可惜,古来人事亦犹今。

(0)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其四十三

地僻门深少送迎,妻孥同爱水云清。

绿丝垂柳遮风暗,碧砌花光照眼明。

过客何须频问姓,野人本自不求名。

铺云枕石长松下,燕雀飞来带喜声。

(0)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其二

五旬光景似须臾,世路红尘懒步趋。

晚日未抛诗笔砚,芳时偷取醉工夫。

樽中美酒长须满,身外功名任有无。

最是不堪回首处,一番红槿恨朝晡。

(0)

西河.十年前曾赋此调题徐积馀定林访碑图,今重见海上,积馀以图失补写索书前词,再赓此解

游宴地。十年短梦愁记。

荒岩片石掩幽扃,乱云四起。

只今乾道几人知,茫茫沈恨天际。看山厌筇倦倚。

玉骢柳底谁系。春城一角戍旗空,但馀废垒。

似闻朝士半贞元,欢情东付流水。

遁栖老我海上市。抚危阑、何处乡里。

顾影却羞人世。剩长歌当哭,穷途悽对。

空吊残灰溪藤里。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