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我祖,积德累仁。居晦匿曜,迈种惟勤。
帝图天锡,辉光日新。寝庙绎绎,昭事同寅。
明明我祖,积德累仁。居晦匿曜,迈种惟勤。
帝图天锡,辉光日新。寝庙绎绎,昭事同寅。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杨亿的作品,收录在他的《太常乐章三十首》中。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祖先功德与祭祀之美的诗句。
“明明我祖,积德累仁。” 这两句表达了对祖先深厚德行的赞誉,"明明"指的是光明显赫,而"积德累仁"则强调了祖先德泽的积累和仁爱的传承。
“居晦匿曜,迈种惟勤。” 这两句诗描绘了祖先在暗淡无光中隐退,却依然勤勉不息地培育后代。"居晦"形容环境的昏暗,而"匿曜"则表达了祖先的光芒被掩盖,未能完全展现。"迈种"指的是培养和发展后裔,而"惟勤"则强调了祖先不懈怠的努力。
“帝图天锡,辉光日新。” 这两句诗歌颂皇家或祖宗的福荫与恩泽如同天赐的印章,每日更新。"帝图"可能指的是皇家的图书或典籍,而"天锡"则象征着神圣不可触碰的权威。"辉光"形容光明灿烂,而"日新"强调了恩泽和福荫的持续与更新。
“寝庙绎绎,昭事同寅。” 最后两句诗描写了祭祀时的情景,"寝庙"指的是古代帝王或贵族的寝宫,而"绎绎"形容祭祀活动进行得非常庄重和隆重。"昭事"则是指明显的事务,即公开进行的宗教或祭祀活动,而"同寅"表达了参与者们在一起共同完成这些仪式。
整体来看,这段诗句通过对祖先功德的颂扬,强调了传统文化中的尊祖敬宗思想,同时也反映出古代中国社会中祭祀活动的重要性。
放怀吟笑艳阳天,谁似征西相国贤。
春酒丁宁终席满,风花点检几枝全。
柳间莺踏柔条软,池面鱼吹细浪圆。
东阁恨参宾客晚,五湖那暇忆渔船。
客心宜静夜,月色澹新秋。
影落三湘水,诗传八咏楼。
何穷对酒望,几处卷帘愁。
若问相思意,随君万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