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
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
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山谷景象。"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两句,通过对夕阳和鸟鸣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情境。"苍苍"二字形容暮色渐浓,天边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灰蓝色调,而"落日时"则明示了时间是在日落之后,光线逐渐消退。这时的鸟鸣不再是白昼间的清脆和欢快,而是更多了一份暮色的低沉和无奈,它们在溪水旁叫唤,似乎也感受到了秋天的萧瑟。
"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两句,则从视觉感受转向了心灵体验。诗人沿着蜿蜒曲折的小径走得越来越深入,这条小路似乎没有尽头,引发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思考。"幽兴"一词,既可理解为山谷间的幽静氛围,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独特感受。"何时已"则是一种无限延伸的时间概念,似乎在询问这种幽静感受和深邃情怀何时才能得到满足,或许是永远也无法达到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深秋之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内心世界中那种难以名状的幽静与深邃情怀。
忽忽岁晼晚,幽怀寄芳樽。
及兹寒夜永,写我忧思烦。
放杯独长谣,翕如负晴暄。
那知曲身直,但觉冰肠温。
遥思石林亭,玉雪今正繁。
安能松窗下,撚须哦五言。
须君寻昔游,攀梅撷兰荪。
胜事难重得,悠然空默存。
学书要不成,学圃苦不早。
向来执戟郎,何似于陵老。
我无拿云意,所念在一饱。
闭门种芜菁,抱瓮泽枯槁。
荒畦财一席,啮嚼到春草。
颇闻长兴翁,八十颜色好。
城西有宽闲,终岁常却扫。
安得五亩园,如翁一生了。
六年不见故园花,每到花时只自嗟。
多谢故人分国艳,尚怜羁旅惜春华。
芳菲仙圃烘初日,冷落书窗照暮霞。
谁道无情便无恨,祇应也学我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