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画须眉好,画里更逢君。
翩翩浊世游戏,龙马见精神。
双眼乐游原上,一梦大槐宫畔,赢得此闲身。
文心兼赋手,无处着丹青。拂鸟衣,对绿树,眺青云。
笑他张俭无计,白首叹飘零。
万一鲲鹏变化,忽地麒麟图写,轩冕易山林。
出处谁为是,试问卷中人。
如画须眉好,画里更逢君。
翩翩浊世游戏,龙马见精神。
双眼乐游原上,一梦大槐宫畔,赢得此闲身。
文心兼赋手,无处着丹青。拂鸟衣,对绿树,眺青云。
笑他张俭无计,白首叹飘零。
万一鲲鹏变化,忽地麒麟图写,轩冕易山林。
出处谁为是,试问卷中人。
这首《水调歌头·题范汝受小像》由清代诗人许嗣隆所作,通过对范汝受小像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形象与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首句“如画须眉好,画里更逢君”,开篇即以“如画”形容范汝受的外貌,既赞其容貌之美,也暗示其形象在画中栩栩如生,仿佛与观者面对面。接着“翩翩浊世游戏,龙马见精神”两句,通过“翩翩”和“龙马”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范汝受在世俗中的洒脱自在,更暗喻其内心如龙马般坚韧不屈,充满活力。
“双眼乐游原上,一梦大槐宫畔,赢得此闲身”三句,进一步刻画范汝受的内心世界。乐游原和大槐宫作为历史上的名胜之地,象征着自由与梦想,而“赢得此闲身”则表达了诗人对范汝受能够摆脱尘世束缚,享受心灵自由的羡慕与赞美。
“文心兼赋手,无处着丹青”两句,将范汝受的才华与艺术造诣提升至更高的境界,暗示其思想与技艺难以用传统的绘画手法完全表达,流露出对范汝受独特魅力的敬佩。
“拂鸟衣,对绿树,眺青云”三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进一步凸显范汝受的高洁与超脱。
“笑他张俭无计,白首叹飘零”两句,借古喻今,以东汉时期的张俭为例,表达了对范汝受虽身处乱世却能保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赞赏。
“万一鲲鹏变化,忽地麒麟图写,轩冕易山林”三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鲲鹏与麒麟,以及轩冕(古代官服)与山林的对比,寓意范汝受若能实现内心的转变,即使在权力与地位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如同从山林归隐到轩冕,又或是从轩冕回归山林。
最后,“出处谁为是,试问卷中人”两句,以问句的形式,引人深思,表达了对范汝受人生选择的疑问与探索,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范汝受生活态度的认同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范汝受形象的细腻描绘和丰富联想,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与精神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深切赞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尽室斋心谒梵宫,愿求一语卜穷通。
老夫祇欲归田去,懒把前程问志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