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月二十四日与家人环列灶下烟饥不出祭之以诗因嗟天之下遂无一人自视真老妇矣·其二》
《十二月二十四日与家人环列灶下烟饥不出祭之以诗因嗟天之下遂无一人自视真老妇矣·其二》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绝笔仍生笔,我其狂也愚。

儿啼叶不止,血出石何辜。

将臂等虫豸,移家托鹧鸪。

鬓丝闻鬼哭,不必责头须。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名为《十二月二十四日与家人环列灶下烟饥不出祭之以诗因嗟天之下遂无一人自视真老妇矣(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首句“绝笔仍生笔”,诗人以“绝笔”自喻,表示自己在创作上虽已达到极致,但仍有新的灵感涌现,暗含着对艺术追求的执着和不满足。接着,“我其狂也愚”一句,诗人自嘲自己的狂妄与愚蠢,可能是在感叹自己在社会中的处境或对某些事物的执着看法。

“儿啼叶不止,血出石何辜。”这两句描绘了家庭生活中的艰辛与无奈。孩子哭泣不停,仿佛是对生活困苦的无声控诉;而石头无辜出血,则可能是比喻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即使他们没有犯错,却遭受不公的对待。

“将臂等虫豸,移家托鹧鸪。”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被压迫的虫豸,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同时,寄希望于“鹧鸪”这一象征吉祥的鸟,暗示了对改变现状的期待。

“鬓丝闻鬼哭,不必责头须。”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年老体衰、听到鬼哭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脆弱的感慨。同时,他似乎在说,不必责怪自己的白发,因为这是自然规律,无法避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体现了其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送高智叔归济南

已作西溪约,还为汶上行。

漂流知分际,会合见平生。

旅枕劳归梦,家山入去程。

空斋桃李月,寂莫照清明。

(0)

秋日书事

南山悠悠去天尺,雀寒未晚争投棘。

野人篱落不胜荒,溪欲绝流堆乱石。

小园蔬药知有无,未免杖藜烦两屐。

雾蒙甘菊细茎紫,风动牵牛晚花碧。

邻舍翁归竹几空,秋天日落松窗寂。

小杯翻酒足自娱,闾巷浮沈真可惜。

(0)

戏杨新城

长短亭中竟日忙,解鞍初喜水云乡。

风前列席花钿秀,雨后行厨杏粥香。

春色纷纷惊过眼,歌声故故促传觞。

蓬莱殿下同年客,定笑狂夫老更狂。

(0)

登舟一夕对酒偶成时从阅云梯关归清江浦丁亥十月·其三

雁下平芜秋气深,要从湖海试雄心。

玉龙灰尽难成烛,彩凤归来不听琴。

正月繁霜伤小雅,斜飙细雨冻号禽。

阻风中酒兼朝夕,转毂光阴思不禁。

(0)

百香诗·其三十九梨花

皎如玉树出雕墙,好举清樽为洗妆。

寂寞一枝春雨里,马嵬坡下返魂香。

(0)

题画

溪口有亭,岩边有屋。不见人归,空留云宿。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