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鱼返于渊,飞鸟归于山。
行子别乡国,既久何当还。
日落长风起,棱棱气遂寒。
居人息深帷,浮客未遑餐。
忧虞销素质,风霜凋夙颜。
惟馀一寸心,岁暮保贞坚。
游鱼返于渊,飞鸟归于山。
行子别乡国,既久何当还。
日落长风起,棱棱气遂寒。
居人息深帷,浮客未遑餐。
忧虞销素质,风霜凋夙颜。
惟馀一寸心,岁暮保贞坚。
这首诗描绘了游子离乡背井,长时间在外漂泊,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忧虑。诗人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游鱼返于渊,飞鸟归于山”这一对比,表达了对自由回归的向往。接着,“日落长风起,棱棱气遂寒”,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凄凉景象,暗示了游子内心的孤独与寒冷。而“居人息深帷,浮客未遑餐”则进一步强调了游子与家乡人的不同境遇,表现了游子在外的艰辛与无奈。
“忧虞销素质,风霜凋夙颜”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游子在外长期的忧虑与疲惫,使得原本健康的体质逐渐消磨,面容也因岁月的风霜而显得苍老。最后,“惟馀一寸心,岁暮保贞坚”表达了即使在艰难困苦中,游子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尊严,不改初心,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游子离乡背井、在外漂泊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游子处境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