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鞭暗入庭,初长两三茎。
不是他山少,无如此地生。
垂梢丛上出,柔叶箨间成。
何用高唐峡,风枝埽月明。
新鞭暗入庭,初长两三茎。
不是他山少,无如此地生。
垂梢丛上出,柔叶箨间成。
何用高唐峡,风枝埽月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长在庭院中的新竹景象。开篇“新鞭暗入庭,初长两三茎”表现了新竹刚刚萌芽,生长速度迅速,但数量不多,仅有两三茎。紧接着“不是他山少,无如此地生”表明虽然其他地方的竹子可能很多,但这片竹子生长在这里特别适宜,不可比拟。
中间部分“垂梢丛上出,柔叶箨间成”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状态。竹子的梢(即竹叶和竹枝交接处)低垂着从丛生的竹子中伸展出来,而柔软的竹叶在箨(竹叶稠密的地方)间逐渐成熟。
结尾“何用高唐峡,风枝埽月明”则借用了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对庭院新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里的“何用”意为何须,用不着;“高唐峡”指的是著名的山水风光,而“风枝埽月明”则是形容夜晚时分,竹子在微风中摇曳,清晰可见,宛如在月光下进行了一场无声的舞蹈。
整首诗通过对新竹生长环境和状态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喜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力强、适应性好的新竹所产生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