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望黄云接小庐,轻绨新典值冬初。
客因鸡黍曾投辖,谁信豚蹄故满车。
粳秫渐收供野酝,樵苏不爨荐盘蔬。
宅边残菊贫元亮,倘喜新愁兴有馀。
入望黄云接小庐,轻绨新典值冬初。
客因鸡黍曾投辖,谁信豚蹄故满车。
粳秫渐收供野酝,樵苏不爨荐盘蔬。
宅边残菊贫元亮,倘喜新愁兴有馀。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诗人于茹芝亭观赏收获之景,以田家供具邀请谢张诸子小聚的情境。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事的繁忙与丰收的喜悦。
首联“入望黄云接小庐,轻绨新典值冬初”,以“黄云”象征成熟的稻谷,与“小庐”相映成趣,描绘出一幅初冬田野的景象。轻绨,即轻薄的绨布,此处可能指新织的衣物,暗示着冬季的到来,同时也预示着农事的结束和生活的安宁。
颔联“客因鸡黍曾投辖,谁信豚蹄故满车”,运用了两个典故。“投辖”出自《汉书》,形容宾主欢聚,不舍离去;“豚蹄满车”则源自《左传》,形容宴席丰盛。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达了对朋友相聚的喜悦,也暗含了对过去辛勤劳动的肯定。
颈联“粳秫渐收供野酝,樵苏不爨荐盘蔬”,进一步描绘了收获后的场景。粳秫是酿酒的原料,这里指粮食的丰收为酿造美酒提供了基础;“樵苏”指的是柴火和草料,用于烹饪和取暖,而“不爨”则表示不用火,可能是指用其他方式加热食物,如蒸煮或烧烤,强调了食物的多样性和季节的特点。
尾联“宅边残菊贫元亮,倘喜新愁兴有馀”,以陶渊明(字元亮)的典故,表达了虽身处简陋,但仍有闲情逸致欣赏自然之美,即使在收获之后,也有新的愁绪和乐趣。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农耕文化中的生活情趣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晓离青泥岭,暮度仙人关。
上如曳壁蜗垂涎,下如窜莽雉束翰。
曾闻阴平与三峡,舟车往往为摧残。
入蜀大抵无坦途,此地令人毛骨寒。
悬崖峭壁扼深谷,枯松怪石生其间。
魂惊目眩人蚁附,手扪足缩成盘跚。
古塞白骨几千载,野翁指点嗟复叹。
金人既入和尚原,又报百万开铁山。
漫倚河池蜀门户,要知捍蔽须长安。
阴风忽自远壑起,随奔雨雪千万里。
行人半载衣裳单,还胜樵夫冻欲死。
须臾雪霁云亦无,片月当空去人咫。
赵抃元非宰相才,七度过此徒劳哉。
新法可罢即当罢,如何却待安石来。
中原都无用武地,益州一隅非上计。
木牛流马竟何功,道险英雄难用智。
吁嗟纷纷不足数,我独有怀怀杜甫。
携家冻饥白水峡,犹自清歌无所苦,眼底荣华视如土。
《过铁山歌》【明·王云凤】晓离青泥岭,暮度仙人关。上如曳壁蜗垂涎,下如窜莽雉束翰。曾闻阴平与三峡,舟车往往为摧残。入蜀大抵无坦途,此地令人毛骨寒。悬崖峭壁扼深谷,枯松怪石生其间。魂惊目眩人蚁附,手扪足缩成盘跚。古塞白骨几千载,野翁指点嗟复叹。金人既入和尚原,又报百万开铁山。漫倚河池蜀门户,要知捍蔽须长安。阴风忽自远壑起,随奔雨雪千万里。行人半载衣裳单,还胜樵夫冻欲死。须臾雪霁云亦无,片月当空去人咫。赵抃元非宰相才,七度过此徒劳哉。新法可罢即当罢,如何却待安石来。中原都无用武地,益州一隅非上计。木牛流马竟何功,道险英雄难用智。吁嗟纷纷不足数,我独有怀怀杜甫。携家冻饥白水峡,犹自清歌无所苦,眼底荣华视如土。
https://shici.929r.com/shici/3vGr2x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