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印龙章属市朝,清风明月属渔樵。
世皆蛮触君知止,渠自王公我岂骄。
真个归田何必赋,自家甘隐不缘招。
老夫三径都荒了,松菊虽存已半凋。
金印龙章属市朝,清风明月属渔樵。
世皆蛮触君知止,渠自王公我岂骄。
真个归田何必赋,自家甘隐不缘招。
老夫三径都荒了,松菊虽存已半凋。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杨万里所作,名为《寄题周元吉左司山居三咏(其二)可止亭》。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远的意境和超脱世俗的心态。
诗的开篇“金印龙章属市朝,清风明月属渔樵”两句,就已经设定了一个高洁脱俗的氛围。“金印龙章”象征着权力与尊贵,而将其“属市朝”,则是说这些物质上的荣华与诗人无关。反之,“清风明月”自然的美好,却能给予“渔樵”——隐居的人们带来共鸣。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选择。
接着,“世皆蛮触君知止,渠自王公我岂骄”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超然之心。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追求物质的享受与社会地位,而诗人却能够认识到这些东西的无常和束缚,并选择停止这种盲目的追求。这里,“渠自王公”表明即便是皇亲国戚,也不会让诗人心生骄傲。
“真个归田何必赋,自家甘隐不缘招”则透露出诗人的归隐之心和淡泊名利的态度。归田隐居本身就是一种选择,不需要用华丽的言辞去修饰,只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向往和享受。
最后,“老夫三径都荒了,松菊虽存已半凋”则描绘了一种时间流逝与自然衰败的情景。“老夫三径”指的是隐居生活的道路已经漫长而又荒废,而“松菊虽存已半凋”,虽然还有松树和菊花存活,但也呈现出一种半衰退的状态。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流逝、事物无常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自述,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和与大自然合一的生活理念。
楼畔晴岚翠拂空,天教我辈一尊同。
只愁杨柳归来绿,却叹桃花去后红。
春事又还觞咏里,人生正堕别离中。
不堪搔首东南望,独立惊风叹断鸿。
问讯江梅意未回,少林横出不知裁。
争先赖有园夫报,折赠空惊驿使来。
疎影暗香宁是伴,蜡言栀貌未须媒。
主人闻说归朝近,且趁眉间喜色开。
姑射之山果何如,往者吾言闻接舆。
肌肤冰雪能绰约,是中知有神人居。
神凝自使年穀熟,况有疵疠烦驱除。
乘云四海聊戏剧,磅礴万物同惨舒。
至哉河汉已无极,俗士区区穷尾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