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千秋尚入关。
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
见愁汗马西戎逼,曾闪朱旗北斗殷。
多少材官守泾渭,将军且莫破愁颜。
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千秋尚入关。
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
见愁汗马西戎逼,曾闪朱旗北斗殷。
多少材官守泾渭,将军且莫破愁颜。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属于《诸将五首》中的第一首。诗中通过对汉朝陵墓和南山的描绘,以及胡虏入侵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以及对边疆守军的关切。
"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千秋尚入关。" 这两句通过历史的回顾,表现出汉朝陵墓如今已面临胡虏(泛指北方民族)的侵扰,这种局势已经持续了千年之久。
"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 这两句中的“玉鱼”和“金碗”都是古代皇室或贵族墓葬中随葬品的象征,表明的是历史的沉浮和物是流迁。
"见愁汗马西戎逼,曾闪朱旗北斗殷。" 这两句描绘了边疆战事的紧张气氛,汗马(战马)因长时间的征战而显得疲惫不堪,西戎指的是西方的敌对民族,而“曾闪朱旗北斗殷”则是说过往的军旗在北斗星下闪耀,但如今却被尘封。
"多少材官守泾渭,将军且莫破愁颜。"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忠诚守卫边疆的将领和士兵的赞赏,希望他们不要因忧虑而显露出疲惫之色。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边防军事局势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和对将士们的鼓励。
东阳本是佳山水,何况曾经沉隐侯。
化得邦人解吟咏,如今县令亦风流。
新开潭洞疑仙境,远写丹青到雍州。
落在寻常画师手,犹能三伏凛生秋。
侯家故吏歌声发,逸处能高怨处低。
今岁洛中无雨雪,眼前风景是江西。
昔日慵工记姓名,远劳辛苦写西京。
近来渐有临池兴,为报元常欲抗行。
岁杪风物动,雪馀宫苑晴。
兔园宾客至,金谷管弦声。
洛水故人别,吴宫新燕迎。
越郎忧不浅,怀袖有琼英。
常奴安得似方回,争望追风绝足来。
若把翠娥酬騄耳,始知天下有奇才。
清羸隐几望云空,左掖鸳鸾到室中。
一卷素书消永日,数茎斑发对秋风。
菱花照后容虽改,蓍草占来命已通。
莫怪人人惊早白,缘君尚是黑头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