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燕衔泥,黄莺唤友。可人春色暄晴昼。
王孙一去杳无音,断肠最是黄昏后。
宝髻慵梳,玉钗斜溜。凭阑目断空回首。
薄情何事不归来,谩教折尽庭前柳。
紫燕衔泥,黄莺唤友。可人春色暄晴昼。
王孙一去杳无音,断肠最是黄昏后。
宝髻慵梳,玉钗斜溜。凭阑目断空回首。
薄情何事不归来,谩教折尽庭前柳。
这是一首表达对逝去时光和远去亲友的怀念之情的诗篇。开篇"紫燕衔泥,黄莺唤友"描绘出春天景色中燕子衔泥筑巢,小鸟呼朋唤友的生动画面,营造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氛围。紧接着"可人春色暄晴昼"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赞赏。
然而,从"王孙一去杳无音"开始,情感由积极转向悲凉。这里的"王孙"通常指代贵族或才子,"一去杳无音"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去者渴望再见却只能听到沉默的哀伤心境。这一句与下文"断肠最是黄昏后"相呼应,都在强调时间流逝和离别带来的痛楚,尤其是在傍晚时分,这种情感被放大。
接下来的"宝髻慵梳,玉钗斜溜"则转向对女性装饰的描写,但这并不意味着诗人的心思有所转移。这里更多的是通过细腻的物象来映射内心的情绪,这种装饰如同诗人情感一样,变得松懈和无精打采。
"凭阑目断空回首"一句,诗人站在栏杆旁,眼望着远方,却只能看到空寂的景象,无处寻觅昔日之影。这不仅是视觉上的断绝,也是情感上的一种割裂。
最后两句"薄情何事不归来,谩教折尽庭前柳"则更加深化了对过往美好的怀念和哀愁。诗人质问那些薄情之人,为何不再回来?而"谩教折尽庭前柳"一句,则是通过折断树枝来比喻那些已逝去的快乐时光,不可挽回。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细腻装饰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和亲友离别的深切怀念,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尽哀愁。
天外帆,何翩翩,海鸥沙鹄同流连。
晴空弄影水花乱,阴昼缚风地轴旋。
蜀缆吴樯几千里,上濑鸣滩自邻比。
官网横被垂天云,私艇斜行贫市第。
官网私艇日来往,为问南风今几两?
得时真不羡鸿毛,失势终需赖橹桨。
芦台小邑障江侧,作馆临江阚江色。
月华渐上箫鼓停,帆集西皋森列戟。
我来待月升其堂,千旌宛在堂东墙。
侵晓悠悠自来去,画图何减悬潇湘。
画图可羡亦可叹,世事人情几更换。
岸头历历百丈夫,终岁无衣月无粲。
已牵军器重如山,更放冰鲜疾似弹。
庙堂尽是舟楫才,谁向江干念荒旱?
青青涧畔松,不为霜雪衰。
凿凿涧中石,不为流水移。
胡为白发人,忽若朝露晞。
长夜去冥冥,儿心宁不悲。
泣血不到地,滴著身上衣。
衣当有时弊,儿悲无已时。
儿身匪金石,不死将何为。
生当长相思,死当长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