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江城子》全文
- 注释
- 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
楚威王灭越后,置金陵邑。
落霞:晚霞。
六代:金陵为历史上三国的吴、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代的都城,故云。
暗逐逝波声:默默地随江水东流的声音消逝了。
姑苏台:春秋时吴国所建,在今江苏苏州西南的姑苏山上。
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将越王勾践所献西施藏在台上的馆娃宫内。
西子镜:西施的妆镜。
西子,即西施。
春秋时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
江城:指金陵,古属吴地。
- 翻译
- 夕阳斜照着故都金陵,茵绿的春草与江岸连平,晚霞烧红了江天,大江东去滔滔无情。当年六朝的繁华,已暗随江波消逝在涛声中。只有明月空挂姑苏台上,如西子姑娘的妆镜,照尽六朝的兴亡,照着千古江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金陵晚景的画面,开篇即以“晚日金陵岸草平”营造出一片宁静与和谐之感。接着,“落霞明,水无情”两句,则透露出一种淡漠与孤寂的情怀,仿佛在告诫世事如浮云,人心如江水,不可预测也难以把握。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一句,更是深沉地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六朝故都金陵的繁华,如今只剩下回忆随着时光流失,仿佛听见了古老的声音在轻轻诉说着往昔。
而“空有姑苏台上月”则是从自然景观转向人文意象,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孤独与怀念。月亮如同西子所照之镜,不仅映射出江城的轮廓,更折射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