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稚子璧玉片,未彻尘瑕可少容。
师表不知千载下,泰山乔岳许谁同。
山中稚子璧玉片,未彻尘瑕可少容。
师表不知千载下,泰山乔岳许谁同。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霍韬所作,名为《尹先舍弟以诗见勉次韵答之(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位山中的稚子如同未经瑕疵的璧玉,寓意着纯洁与无暇。诗人的言辞中流露出对这位稚子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品格的期许,希望自己的心灵如同这稚子一般,不被世俗的尘垢所玷污。
接着,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位师表,强调了在知识和道德上的引领作用,但又感叹于自己虽有此心,却难以找到能够与之相匹敌的同道者,如同泰山与乔岳,虽巍峨壮观,却难寻与之并肩之人。这种自我反思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和对于人际交往中真挚友谊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理想知己的向往,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
地涌岷峨,天开巫峡,江势西来百折。
击楫中流,投鞭思济,多少昔时豪杰。
鹤渚沙明,鸥滩雪净,小艇鸣榔初歇。
喜凭阑、握手危亭,偏称诗心澄彻。
还记取、王粲楼前,吕岩矶外,别样水光山色。
烟霞仙馆,金碧浮图,尽属楚南奇绝。
紫云箫待,绿醑杯停,咫尺良宵明月。
拚高歌、一曲清词,遍彻冯夷宫阙。
朝见庐山临江漘,青翠腾跃来迎人。
暮见庐山忽杳霭,首尾隐若龙登云。
从来倔强五岳外,彭蠡作杯江为带。
内蓄百涧包灵奇,外切太虚定澎湃。
江表名山数第一,俨若大贤兼通介。
寻幽有约近十年,疗渴须酌康王泉。
翠道未成游未遂,谁令悤遽妨萧閒。
思得素心共山水,海客狎鸥呼不起。
苍苍五老笑我忙,高樯长风送旗尾。
山林聚会尚阻格,世事难为可知矣。
人爱庐山高,我爱庐山深;欲到深处须抽簪。
世无慧远堪结社,且听东林钟磬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