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华首台院》
《秋日华首台院》全文
明 / 释今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山衔古寺秋,石路晚幽幽。

谷掩云移树,钟残月在楼。

烟萝和露滴,风叶乱泉流。

禅暇閒来往,东西溪上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秋日山林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寺、石路、山谷、云雾、树木、钟声、月光、烟萝、露珠、风叶与泉水等自然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氛围。

首句“山衔古寺秋”,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山峰仿佛将古老的寺庙含于口中,秋色弥漫的景象,既展现了山的雄伟,又暗示了寺庙的悠久历史。接下来,“石路晚幽幽”则通过描述夜晚石路上的幽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神秘感。

“谷掩云移树”一句,运用动态与静态的对比,描绘了山谷中云雾缭绕,树木若隐若现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界的灵动与变化。“钟残月在楼”则通过钟声与月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静谧祥和的氛围。

后半部分“烟萝和露滴,风叶乱泉流”继续深化画面,烟雾缭绕的藤蔓与露珠相映成趣,风吹动树叶,扰乱了泉水的流动,这些细节描绘出自然界中微妙而又和谐的共生关系。“禅暇閒来往,东西溪上头”则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与心境,他在这片自然之中寻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往来于东西溪流之上,似乎在寻找着内心的安宁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秋天山林的独特魅力,更传达出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

作者介绍

释今沼
朝代:明

今沼(一六二一--一六六五),字铁机。番禺人。天然禅师族侄。原姓曾,名炜,字自昭。诸生。明桂王永历十二年(一六五八)迎天然老人返雷峰。十四年开戒,与石鉴禅师同日受具,命司记室,寻升按云堂。随杖居东官芥庵,益自淬励。一夕坐亡,卒年四十五。有全集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猜你喜欢

行童搬土

童子聚沙为佛塔,而今搬土岂无功。

忽然觉后知非土,当处回头识本宗。

老僧念你善根微,所以教伊不失时。

朝歌暮击三摩地,不久迷开解我机。

(0)

證道歌·其一七九

二十空门元不著,三乘五教都拈却。

指头消息甚分明,病瘉何须重点药。

(0)

颂古五首·其六

行路难,行路难,最难难是过台山。

唯有赵州公验正,昂头掉臂总闲闲。

(0)

邺公庵歌

呼猿涧西藏石笋,丹桂苍松达鹫岭。

几年陈迹绝纤埃,一旦佳名同清景。

山家时喜来五马,相携款曲空岩下。

遂许诛茅结小庵,异日功成伴潇洒。

庵成可以资静观,目前直见江湖宽。

邺公政简每频到,试茶笑傲浮云端。

物外似忘轩冕贵,此中深得林泉意。

野人陪著病维摩,游息自同方丈地。

芳猷从此流千载,且得而今光胜概。

(0)

偈二十二首·其十二

大洪拂子,非有名,非无名,七费前前本混成。

非有相,非无相,渊而无下高无上。

若论阴阳未兆时,卷舒俱在光明藏。

(0)

采药候潮山宿山顶精蓝夜中望海

蛟门南去鸟,此地望迢迢。

积湿侵幡黑,生寒入梦飘。

见灯归舶夜,闻偈解衣朝。

土植皆为药,山枝不满樵。

暗光珠母徙,秋影石花消。

拟候槎回汉,宁甘客老辽。

却寻徐福岛,因问秦皇桥。

于彼看日出,羽旌焉可招。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