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玉溪寺石菖蒲》
《赋玉溪寺石菖蒲》全文
宋 / 高述   形式: 古风

玉溪石角尖如锋,山泉喷浸碧玉龙。

龙髯谁为不可识,石上菖蒲拳碧茸。

老根密节穿石瘦,细叶如林屯远岫。

百草烂死事潜萌,纤纤独与冰霜斗。

玻璃玛瑙春水寒,呼儿捧将持铜槃。

年来青眼志未丧,喜君绿发能冲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chāng
sòng / gāoshù

shíjiǎojiānfēngshānquánpēnqìnqīnlóng

lóngránshuíwèishíshíshàngchāngquánróng

lǎogēnjié穿chuānshíshòulíntúnyuǎnxiù

bǎicǎolànshìqiánméngxiānxiānbīngshuāngdòu

nǎochūnshuǐhánérpěngjiāngchítóngpán

niánláiqīngyǎnzhìwèisàngjūn绿néngchōngguān

注释
玉溪:地名, 泛指清澈的溪流。
石角:石头的尖角。
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
拳碧茸:形容菖蒲丛生,像拳头一样紧实且翠绿。
老根:树或植物的老化根部。
冲冠:形容头发散乱,这里比喻人精神焕发。
翻译
玉溪石角尖锐如刀锋,山泉洗涤着碧玉般的龙身。
那龙须般的东西谁能辨认,石上的菖蒲丛生,翠绿如拳状的茸毛。
老树根深深扎入瘦削的石头,细长的叶子像树林般密集在远方的山峦。
众多草木枯死,而它却悄然生长,独自与严寒冰霜抗争。
春天的玻璃玛瑙般清澈的泉水透着寒意,唤儿拿来铜盘接取。
近年来虽然岁月沧桑,但我的心志依旧,欣喜你虽白发苍苍,却依然精神焕发。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高述的《赋玉溪寺石菖蒲》描绘了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象。诗中以“玉溪石角尖如锋”开篇,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石菖蒲生长环境的奇特,仿佛是锐利的石角滋养出的生命。接下来,“山泉喷浸碧玉龙”进一步渲染了石菖蒲在山泉滋润下的鲜活状态,将其比作碧玉龙,增添了神秘色彩。

“龙髯谁为不可识,石上菖蒲拳碧茸”两句,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赞美了石菖蒲的形态之美,其根须犹如龙须难以辨认,而叶片则紧抱石面,如拳状的碧绿茸毛,富有生机。

“老根密节穿石瘦,细叶如林屯远岫”描绘了石菖蒲坚韧的生命力,根茎深入岩石,繁茂的叶片如同远处山峦般密集。诗人借此赞美石菖蒲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的精神。

“百草烂死事潜萌,纤纤独与冰霜斗”暗寓了石菖蒲不畏严寒,与周围枯萎的草木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其傲骨铮铮的品格。

最后两句“玻璃玛瑙春水寒,呼儿捧将持铜槃”描绘了采摘石菖蒲的场景,宛如珍贵的宝石,清冷的春水更显其洁净。诗人以“年来青眼志未丧,喜君绿发能冲冠”表达对石菖蒲生命力的赞赏,寓意其虽年岁增长,但精神依旧旺盛,令人欣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菖蒲的形象,赞美了其坚韧不屈的品质,同时也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感慨。

作者介绍

高述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四十七

竹边蟹眼侍儿煎,谷雨新茶又一年。

料得游人茶量减,独持酒上卖花船。

(0)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二十七

匀笺摇墨自风流,学向秋窗注四愁。

教得良人成荡子,桂林湘水孰相留。

(0)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十三

归期无准卜钱多,自读浑天应世歌。

转恐郎心同易卦,单单拆拆变如何。

(0)

挽屈妻王华姜

怜君匣中镜如月,锦衾夜抱忽焉觖。

怜君膝上七弦琴,正当弹处弦凝绝。

玉女之峰山可崩,鸳鸯之湖水可竭。

怜君此情黯自知,怜君此恨莽难歇。

幽房风雨泣青灯,是耶非耶半明灭。

吁嗟夫人生榆西,万里从君为君妻。

君家高堂母老矣,君家旧隐在清溪。

远辞华屋侍君母,夫人明淑真可师。

闻道缔昏在西岳,夜台今傍罗浮归。

罗浮西岳仙灵府,生死名山无所苦。

独有弱息在怀中,自今展转依谁乳。

寒时谁为衣,饥时谁代哺。

愿君以一身为子兼为母,上奉高堂姑,下抚怀中女。

天荒地老结他生,生生世世还依汝。

(0)

奏玉轩

一轩万竹中,四际留空碧。

好鸟鸣高林,悠然淡晨夕。

物象自清旷,幽光散几席。

时复闻朱丝,玄鹤翔素壁。

灌木静吟秋,焚香时读易。

托契在清溪,俯仰观今昔。

(0)

同张莱山旧令公泛月帆园

久渴檐帷洽夙欢,朅来林野暂盘桓。

清光散沼天如洗,荡漾浮槎露欲漙。

绕槛花明秋不老,临流石垒膝容安。

园亭倍觉开眉目,潦倒樽前话夜阑。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