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缘举世弃君平,宁为莼鲈忆季鹰。
不识将军何用揖,元非进士底须称。
归寻城郭浑如鹤,只欠袈裟便是僧。
书册至今成粪土,夜窗犹对短檠灯。
自缘举世弃君平,宁为莼鲈忆季鹰。
不识将军何用揖,元非进士底须称。
归寻城郭浑如鹤,只欠袈裟便是僧。
书册至今成粪土,夜窗犹对短檠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公升的《感怀》,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个人选择的坚守。首句“自缘举世弃君平”,以汉代隐士严君平自比,暗示自己因世人不理解而被遗弃,暗含孤独与无奈。次句“宁为莼鲈忆季鹰”,引用晋代张翰因思念家乡的莼菜和鲈鱼而辞官的故事,表达诗人对淡泊名利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不识将军何用揖”,批评了社会上对身份地位的过分追求,暗示自己不屑于逢迎权贵。第四句“元非进士底须称”,进一步强调自己的清高,指出并非科举出身的人就该受到特别尊崇。
第五、六句“归寻城郭浑如鹤,只欠袈裟便是僧”,通过比喻,描绘出诗人归隐后的超然状态,即使身在尘世,也如同白鹤般清高,若穿上僧衣,更是彻底的隐逸者形象。
最后两句“书册至今成粪土,夜窗犹对短檠灯”,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蔑视和对朴素生活的坚守,视学问为过时之物,夜晚仍在简陋的灯光下苦读,显示出其独特的人生价值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体现了罗公升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