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怀》
《感怀》全文
宋 / 罗公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自缘举世弃君平,宁为莼鲈忆季鹰。

不识将军何用揖,元非进士底须称。

归寻城郭浑如鹤,只欠袈裟便是僧。

书册至今成粪土,夜窗犹对短檠灯。

(0)
翻译
只因世上人都抛弃了君平,我宁愿像张翰那样怀念家乡的莼菜鲈鱼。
不明白为何要向将军行礼,他本来就不是科举出身的进士。
回到故乡,我就像一只白鹤融入城郭,只要披上僧衣,我就是个出家人。
那些书籍至今已成尘土,夜晚仍在窗前对着微弱的油灯阅读。
注释
自缘:因为。
举世:世人。
弃:抛弃。
君平:古代占卜者的名字,这里代指隐士。
宁:宁愿。
莼鲈:比喻故乡的美食和思念之情。
季鹰:张翰,东晋人,以思念家乡鲈鱼而辞官。
将军:泛指有权势的人。
何用:为何需要。
元非:本来不是。
进士: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高级学位。
归寻:返回寻找。
浑如:完全像。
鹤:象征高洁。
袈裟:僧人的法衣。
书册:书籍。
粪土:比喻无用的东西。
短檠灯:简陋的油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公升的《感怀》,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个人选择的坚守。首句“自缘举世弃君平”,以汉代隐士严君平自比,暗示自己因世人不理解而被遗弃,暗含孤独与无奈。次句“宁为莼鲈忆季鹰”,引用晋代张翰因思念家乡的莼菜和鲈鱼而辞官的故事,表达诗人对淡泊名利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不识将军何用揖”,批评了社会上对身份地位的过分追求,暗示自己不屑于逢迎权贵。第四句“元非进士底须称”,进一步强调自己的清高,指出并非科举出身的人就该受到特别尊崇。

第五、六句“归寻城郭浑如鹤,只欠袈裟便是僧”,通过比喻,描绘出诗人归隐后的超然状态,即使身在尘世,也如同白鹤般清高,若穿上僧衣,更是彻底的隐逸者形象。

最后两句“书册至今成粪土,夜窗犹对短檠灯”,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蔑视和对朴素生活的坚守,视学问为过时之物,夜晚仍在简陋的灯光下苦读,显示出其独特的人生价值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体现了罗公升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罗公升
朝代:宋

罗公升,字时翁,一字沧洲,永丰(今属江西)人。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宋亡,倾资北游燕、赵,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不果。回乡隐居以终。有《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痴业集》、《北行卷》等,后人合为《沧洲集》五卷。事见本集附录刘辰翁《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叙》,清同治《永丰县志》卷二四有传。 罗公升诗,以清金氏文瑞楼钞《宋人小集六十八种·宋贞士罗沧洲先生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沧洲集》(简称四库本)。
猜你喜欢

广陵感旧示陈敏斋

茱萸湾北路三千,远浦浓春绿罩烟。

禅榻落花醒昨梦,玉箫明月奈当年。

平生意气行空马,半世功名上水船。

差喜元龙豪气在,凌云好著一鞭先。

(0)

秋燕

觅向花前旧雨稀,此身将逐海云归。

豪门丝管晚萧瑟,大道楼台多是非。

江渚羁魂迷暮雨,帘钩小影立斜晖。

故巢曾住难抛却,犹睇雕梁不忍飞。

(0)

清樾馆

竹色如我閒,松风与人语。

山霭入空帘,流云自飞去。

(0)

虞美人·其一

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落任风飘。

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君恩是楚腰。

(0)

征途晓发

夜发蓟丘道,马蹄踏霜华。

月照千里白,不辨冰与沙。

行行三十里,始闻啼曙鸦。

朔风起何处,隐隐鸣悲笳。

徒侣惨不乐,从者咸咨嗟。

扬鞭强笑语,前村有酒家。

(0)

再次韵二首·其二

深秋蔓草接天涯,极目飞鸿没远沙。

绿水青山长送目,汀兰岸蓼各生花。

风来西塞云阴合,涛落东溟蜃气斜。

叹息笙歌旧亭馆,坏垣丛棘老王瓜。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