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登瀛馆,俱还洛社,各自健如黄犊。
不消外监与留台,也不要、嵩山崇福。
我如原父,君如贡父,且把汉书重读。
韩公当局等闲过,又看到、温公当局。
俱登瀛馆,俱还洛社,各自健如黄犊。
不消外监与留台,也不要、嵩山崇福。
我如原父,君如贡父,且把汉书重读。
韩公当局等闲过,又看到、温公当局。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鹊桥仙(其五)居厚弟生日》。诗中通过描绘亲友间的欢聚和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兄弟之情和生活美好的珍视。
"俱登瀛馆,俱还洛社,各自健如黄犊。"
这两句描写了与朋友一同游历瀛馆、洛社,大家都健康强健,就像古代传说中的黄牛一样。这里通过对比渲染出一种生活的美好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不消外监与留台,也不要、嵩山崇福。"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不羡慕外界的荣华,也无需依赖权贵的宠惠,更不求嵩山之巅的祥瑞。这里体现出诗人的淡泊名利,追求心灵的自在。
"我如原父,君如贡父,且把汉书重读。"
这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对兄弟关系的珍视,自己像古代的孝子原父一样,而将对方比作贡父,即古代以孝行著称的人物。同时还提到了共同研读《汉书》,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学习态度。
"韩公当局等闲过, 又看到、温公当局。"
最后两句则是对历史人物韩愈和温庭筲在职时期的点评,表明即使是在官位上,也能保持清醒和超然的心态。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古代士大夫理想状态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以及对传统文化和历史人物的尊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